其次。
沈三通對於曆史的看法,也一定程度喚醒了沉默的大多數。
一些人否定、解構中華曆史。
但是沉默的大多數喜歡自己的曆史。
沈三通在赤壁立項的時候,對曆史的看法,雖然隻是他的一家之言,但是曆史觀極具自信。
和一些專家、教授觀點不一樣,讓很多觀眾覺得說得好說得對。
除此之外,就是營銷80後,不斷強化電影之光。
在這個年代,有大量在紙媒上沒有聲音,但是非常期待國產電影能爭口氣的人。
也是沉默的大多數。
凡此種種,沈三通獲得了觀眾的支持。
這就是能夠激發四億票房市場的根本原因。
觀眾,唯有觀眾。
獲得了觀眾的支持,打心底去尊重觀眾,做出優秀的電影,觀眾肯定不會辜負。
除了兩個根本原因之外,還有一些直接原因。
第一宣傳推廣發行。
超市是通過推廣曲打出名氣,重點在於線上宣傳。
線下方麵其實不夠。
生快的線下推廣力度就很大,海報鋪滿了地鐵、汽車站。
發行方麵,三方聯合拿到破紀錄的拷貝,以及後續的追加拷貝。
還有沈三通喜歡捆綁利益方一塊行動。
院線、發行、影碟公司等多方保駕護航。
雖然盜版無法禁止,但是高清版本很晚才出來,大部分流傳的都是盜攝。
第二是文化影響力。
除了各種熱詞,尼瑪、飛機場、塑料花姐妹,形成的獨特的文化現象。
生快還有自動加密、防盜版功能。
這也是沈三通經過調查的重要發現。
電影結構上,有好幾個讓人誤會成結局的地方。
1殺死連環殺手,男主來到女主公寓,吃了蛋糕,黑屏了一秒;
2在奶茶咖啡店,男主女互相告彆,致敬《土撥鼠之日》;
3宿舍親吻,如果沒有後麵的視角互換,這就是結尾;
4還有結尾的視角互換,如果沒有最後一首歌,可以在李兵兵說出也祝媽媽生日快樂的時候結尾。
生快這種現象級電影,在線上網絡,在線下大學生、白領等群體中,是繞不開的社交話題。
交流的時候,很多看過的亂說結尾。
最初是隱瞞最後的結尾。
後來變成了文化現象,就是各種演、騙、樂、謎。
懂的都懂。
同道中人,往往會和朋友配合,一塊胡說八道。
關鍵說的言之鑿鑿。
去影院看過的,不會被騙,笑而不語。
但看盜版的人,在這種自信的表演麵前,很可能會自我懷疑。
最離譜的是,一些樂子人根據不同結尾,弄出了多個版本的盜版。
在各種線上平台上傳,大量的汙染了盜版的準確性。
這些人在網絡上“興風作浪”。
有人去網上了解到底怎麼回事,各種提問也被大量汙染。
在各種謊言、解構、信息汙染之中,信任崩塌了。
解構到了最後,隻有影院成片是可靠的答案。
去影院,從頭到尾看一遍,看到出現字幕,才能百分百確定結尾是什麼。
然後也會加入坐忘道、樂子人、謎語人行列,各種謎語。
沈三通將之稱之為文化加密。
具體吸引多少人進入電影院不好說,但這種現象,側麵說明了生快的影響力之大。
形成了生快衍生文化。
生快的成功,是多種因素促成的。
還有一些,因為《平凡之路》歌曲吸引。
以及很多人多刷,隻為了聽結尾《我用什麼把你留下》這首歌。
再比如要破影史第一,因為營銷國產之光,很多路人進來幫一手。
也算在獲得觀眾的力量支持裡麵。
各種原因,拋開硬件這個基礎建設方麵之外,最根本的還是觀眾支持。
做觀眾支持的電影。
沈三通停筆,把這些點總結出來,可以用在《赤壁》上,給大家參與感。
總結完,心也安靜下來了。
隨後。
沈三通忽然覺得留在公司,也許是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