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祖國的大好自然風景,震撼一下觀眾。
至於《瘋狂的石頭》,選角到了後期,推進到了角色排練環節。
選景什麼也已經完成,籌備的差不多。
沈三通遠程電話會議掌握進度就行。
索性河山大好,出去走走。
沈三通趕去機場,等飛機的時候,翻看起公關部發過來的信息。
最初的詐騙報道的源頭找到了,沒費多少功夫。
被采訪者主動在洞天網社區發帖吐槽。
講起了來龍去脈。
源自於大概一個月前,八月中上旬的時候,一篇觀影報道。
記者采訪看完電影剛出影院的他。
他屬於朋友受害者,在強烈朋友推薦下進了電影院。
猝不及防被電影結尾ko,哭得稀裡嘩啦。
不過他強調,當時接受采訪,沒說什麼受騙,表示對中國能出這樣一部電影感覺很震撼。
隻是記者報道的時候,篡改了采訪內容。
掐頭去尾,不提對電影的推崇,把朋友的推薦,描寫成了惡意的撒謊。
給推薦他看電影的朋友,打上了沈三通影迷標簽。
沈三通影迷為了自己喜歡導演的票房,騙他人進入影院。
進而陰陽怪氣沈三通。
不過因為當時《生日快樂》票房節節攀升,跨過兩億大關,熱度全在票房破紀錄。
再加上各種關於沈三通的新聞亂飛,這篇文章在當時沒有掀起什麼波瀾。
此後,也出現過類似的觀影報道。
有褒有貶,熱度不高也不低。
直到最近一個星期,一些黑手把一些相關文章進行了洗稿。
然後經過多次轉載報道,從擦片陰陽沈三通,猜測存在詐騙行為變成了肯定。
把沈三通描繪成了超級詐騙犯。
這個時候生快票房潛力已儘,沒有了票房成績吸引熱度。
媒體指哪打哪,沈三通就露了出來。
沈三通看完之後歎為觀止。
各種老稿子洗了一頓,再經過幾手轉載傳播,謠言轉化成為新聞報道。
而且聲量大的媒體,哪怕造成了惡劣影響,也可以說我是轉載的,責任不在我。
沈三通望著飛機的舷窗。
地上已經黑了,但是天空還有光亮。
一片紅日浸染了天空,如血色一般。
“這樣嫻熟的手法,要是用在對外,而不是黑我該有多好。”
下了飛機,天色已晚。
趕去酒店途中,沈三通翻看公關部最新發來的消息。
他最在意的,他電影的潛在觀眾如何看待這件事。
網上和線下他都要求公關部門調查。
網上要從真實用戶入手。
而不是數字生命。
有了洞天網這個網絡平台,沈三通發現網絡上存在著一些死賬戶。
在網上挑事,或者散播一些謠言。
p在東南方向,某島上。
他很驚訝。
一直以來他覺得數字生命,要等後世才有,菜菜子上來。
沒想到,這個時候已經出現了。
沈三通翻看用戶調查,對於這波黑公關的看法。
大部分正常網民,對此是看樂子,有些還參與到了製造樂子之中。
一些明白人更是發出感慨,當今最大問題就在文化圈和媒體圈,大有問題。
那些個導演,亂七八糟的拍,大唱讚歌。
線下的反饋,要麼是不了解此事,了解此事的人,態度比網上激烈的多。
誰做了壞事不報道、環境問題不報道、食品安全不報道、廠子私有了不報道.
老百姓過的好不好不關注。
人家沈三通拍了一部,讓老百姓一笑的電影,你去詆毀人家。
學新聞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