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影很多窩窩囊囊的視角。
給人閹割、陽痿的感覺。
充滿小文人、小文青、小波爾喬亞的期期艾艾,沒有點生機活力。
沈三通要在《赤壁》裡弄點不一樣的。
為了自己的利益鬥爭,不僅不羞恥,反而是光榮的。
戰鬥爽!
戰鬥不需要意義,戰鬥本身就是意義。
爺們要戰鬥!
實力強大,取得勝利,製定規則。
理所應當。
你本子自己不肅清戰犯餘毒,東大來幫你。
不用客氣,畢竟東大不針對普通本子老百姓,隻針對帝國餘孽、
什麼?
伱都是。
那也沒問題啊。
隻是工作繁重了一點而已。
老中人就該有這種自覺和責任心。
不要總想著彆人主動送上來,山不來就我,我就主動去就山。
畢竟追溯起來,麵對大洪水,不僅沒潤,而是誕生了大禹治水精神。
削峰填海、戰天鬥地,才是中華兒女最大的浪漫。
當然,這種精神的《赤壁》拍出來,引發的輿論比之超市和生快,更要大。
不是沈三通拍個電影,搞的好像與世界為敵,像做救世主一樣。
而是有些長久跪著的人,不光是自己跪,也沒法接受彆人站著。
沈三通推進了《赤壁》各項事宜進度,又有了其他想法。
《赤壁》環節多,投資、劇本、選角、道具、場景、特效等,周期要兩三年時間。
沈三通想了想,叫來助理團隊。
製定接下來幾年的項目表,把未來工作安排梳理一遍。
也是一個未來安排。
電影項目每年保持一部。
06年石頭。
07年《生快2》。
08年《赤壁》。
09年《赤壁2》《人在囧途》。
可能08或者09,有瘋狂係列第三部,《瘋狂的賽車》。
沈三通搞《赤壁》的同時,最多弄一部《生快2》。
《生快2》可以弄,因為是影史第一續集,各方期待。
其他電影項目沒法弄。
《赤壁》四億投資不是開玩笑。
要對投資人負責,也不能砸自己口碑。
沈三通做個監製或者投資還行。
但一邊導大片,還雙開另一部幾乎原創的電影項目,根本說不過去。
當然,沈三通也不太想弄太多電影。
市場太小,一年一部培育市場就行。
刷刷存在感。
告訴觀眾,他沈三通不是隻想吃現成的。
他和中國電影一塊進步。
一塊吃苦,就是資曆。
未來三到四年,僅僅《赤壁》,《生快2》,無法滿足沈三通的需要。
他的精力很旺盛。
所以打算涉獵電視劇。
電視劇適合捧人,刷臉,比一般電影好用。
每年主控一部電視劇,也會嘗試參投。
06年《士兵突擊》,07年《驕傲的少年》,08年《我的女友是大明星》。
《士兵突擊》不用說,現象級的爆火。
《驕傲的少年》是打算仿照《一起來看流星雨》弄部偶像劇。
味道肯定不是《一起來看流星雨》,也會規避漫畫《流星花園》版權。
《我的女友是大明星》也是偶像劇,性轉版的《浪漫滿屋》。
嘗試偶像劇,失敗了無所謂,權當積累經驗。
偶像劇一直有市場。
現偶、古偶都是電視劇經久不息的題材。
偶像劇這一塊韓國,彎彎比較強,沈三通想試試。
給偶像劇注入他沈三通的味道。
私貨肯定不如電影,但是也不少。
沈三通還有一些長久打算。
隻是沒和其他人說。
積累經驗之後,他打算弄《星你》《太陽的後裔》《鬼怪》,製造亞洲巨星。
韓劇基本上都要魔改。
營銷太厲害,想落地不容易。
最大的貢獻是證明了大筆營銷有用,以及偶像劇賽道各國觀眾吃這套。
沈三通沒想過火到國際,所謂國際隻是西方的定義。
後世重生的沈三通沒有這個執念,也很清楚,所謂國際到底是什麼玩意。
g8而已。
或者連g8都不如。
大致工作安排和助理團隊梳理一遍,更細致工作需要分拆。
開了一天會的沈三通,下班走人。
晚上要鍛煉身體。
進行冰雪運動。
郭碧葶那邊解決之後,很多純朋友都要交流一番。
這不算破戒,老人老規矩。
不是新人就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