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認為,惡搞視頻的鼻祖是《糧食》。
2000年初,央視新聞評論部年會上,《百姓故事》節目組,采用1959年抗戰故事片《糧食》的畫麵,重新剪輯配音,製作了《糧食》。
將鬼子搶糧的故事改造成了評論部的節目組之間爭奪片源的故事。
2001年2月,《實話實說》節目組的兩個工作人員,照著《糧食》的思路,虛擬了評論部內部權力鬥爭。
01年11月,演藝人協會的年會,內部人員再次弄了《大史記》。
取材於《鬼子來了》《茶館》《有話好好說》《智取威虎山》等電影,借由電影重新剪輯配音而成。
此後幾年也有惡搞視頻,但隻是自娛自樂。
影響力不是很大。
當然,《饅頭》一開始也是自娛自樂。
去年12月底的時候,29、30號左右,《饅頭》在視頻網站上出現。
06年初在網絡上躥紅。
沈三通看了一遍,20分鐘長,無厘頭的對白,滑稽的視頻片段分接,搞笑另類的穿插廣告。
確實好。
用無厘頭方式,補上了《無極》的邏輯缺陷。
和沈三通預料的差不多,饅頭屬於偶然。
也不算偶然,應該說是偶然的必然。
天時地利人和。
網絡視頻平台的興起,《無極》很爛,胡戈自己有才。
所以饅頭火了。
沈三通要觀察,看看一些媒體是如何一步步轉化的。
目的是什麼,弄清楚。
無極已經下畫沒票房,現在接手的不是賀歲檔的利益衝突方,而是另外一夥。
陳凱各的回應是災難性的不差,但是他為什麼回應?
以沈三通對陳凱各的了解,他太高傲,太傲慢。
單純惡搞視頻,他肯定不在乎。
之所以在乎、回應,是饅頭有了不可小覷的社會影響力。
惡搞視頻,從網絡傳播,到可以影響現實社會,肯定是有鏈條的。
沈三通嗅到了一些熟悉的味道。
看樂子歸看樂子,沈三通回家過年。
回家之後,沈三通就麻了。
沈三通向老媽抱怨道:“周春霞同誌,伱遛狗呢!”
回到家就沒歇過。
老媽遛兒子。
爺爺奶奶家,姥爺姥姥家,七大姑八大姨
這些該去。
但是小區呢,單位呢,你反複遛是怎麼回事?
還替他答應了去山影做報告。
周春霞根本不在乎沈三通的抱怨,問道:“我看那些媒體亂寫你緋聞,你談沒談?”
沈三通實話實說:“談了,我這個長相,如此成功的事業,多少小妮子往我身上撲,不止一個,很多個。”
周春霞笑了:“能死你。”
當開玩笑,自己兒子多好,多單純,根本不信。
認真說道:“你年紀也不小了,快畢業了,人生大事也要考慮了。”
“.”
沈三通 ̄□ ̄||,生於1984,這就年紀不小了?
還有,我是真的開水晶宮了!
提前打個預防針:“媽,你準備好抱孩子吧。”
這個交朋友數量,還有速度。
保不齊哪天就有了,到時候讓老媽辭職專門帶孩子。
可以考慮開一個幼兒園。
前世被傷過,不再相信,沒結婚。
這一世,也不相信感情。
但可以給父母一群孩子。
“行。”周春霞開心答應,已經想象以後帶孩子的美好生活。
2月5號。
初七。
十點。
“懶死你了,幾點了還不起。”
態度開始改變。
溜了溜了。
回到bj。
沈三通日常推進《赤壁》,第二版劇本寫完,比初稿好多了。
再改些細節,就能製定具體拍攝計劃。
沈三通也親眼目睹了,饅頭如何從一個惡搞視頻,開始有社會影響力。
並且一步步的讓陳凱各不得不回應。
然後,凱子哥搞了一波大的。
2006年2月12日。
陳凱各稱已起訴。
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