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鬼也要愛,死了也要愛。
愛到死,化為鬼,依然愛。
從商業角度來說,肯定撲街。
放到十年後,觀眾經過各種影片洗禮,再加上生活水平提高,有更多文藝需要。
可能會有票房。
沈三通問:“學姐,過審你有把握嗎?”
知道這部戲會過審,但按照未知來問。
沈三通見她走神,又問了一遍。
於飛虹回過神,臉發紅,眨了眨眼道:“我是文藝片,過審應該不是問題。”
沈三通也就是隨便問問,走個過場。
隻能說眼前的學姐,不是一般的文藝女青年。
出身好,無論是廣義的出身,還是行業出身。
北電學生,又當過老師,業內前輩。
想想,《愛有來生》有鬼,能過審能上映,很誇張。
“鬼怪”過審很難,對於這個管的很嚴格。
隻有名著級彆的才能例外,比如聊齋。
沈三通道:“學姐,你有拍攝劇本嗎?”
於飛虹疑惑:“這就是拍攝劇本,場景什麼的都寫明了。”
沈三通道:“這是劇本吧,項目開支、策劃什麼的,沒有嗎?”
於飛虹道:“我覺得故事更重要,隻要做好故事就行了。”
沈三通:“.”
Σ(⊙▽⊙“
驚了。
太意識流了吧。
可電影不是寫作啊,沈三通問:“你除了我,學姐找過其他人問過嗎,彆人怎麼說?”
於飛虹道:“找過,我的同學,朋友,還搭了人情,他們建議我把內在挖掘出來。”
聽著於飛虹說出幾個導演、幕後名字,沈三通沉默了。
導演,有六代中的佼佼者。
幕後也挺唬人,有所謂港島知名的,都有獎項傍身,
前世看過《愛有來生》,明白為什麼成品那個水平。
用這幫人,花再多錢,也搞不好電影。
業內有名有地位,對於飛虹這樣的新人不一定好。
換個角度,全是老油子。
於飛虹沒有威信,不知道從何抓手,撈錢方式不要太多。
撈個幾十萬、上百萬,改善生活,情麵算什麼?
遇上手段高的,於飛虹還要說謝謝。
就和裝修找所謂的親戚熟人一樣,花錢多、話說不開、活還乾不好。
沈三通問:“學姐,你想走院線嗎?”
於飛虹理所當然道:“肯定上院線,我希望更多人看到。”
沈三通實話實說:“成績會很差,按照你說的來弄,拍出來,很可能是無意義的對話、破碎的節奏、不知所謂的特寫。”
於飛虹狐疑,她找了不少大佬掌眼,都說好:“不一定吧?”
沈三通不解釋,信就信,不信拉倒:“學姐,你覺得電影是什麼,導演是什麼?”
於飛虹道:“電影是藝術,展現思想的藝術。導演就是締造藝術的人。”
見她還要說下去,沈三通打斷道:“電影不是藝術。”
“導演和殺豬的、炒菜的、種地的,沒有什麼區彆,隻是掌握的技術不同。”
“你要是想拍好電影,最好把腦子裡的文青病,洗乾淨。”
“否則的話,拍出來肯定和你一些六代同學一樣,光影垃圾。”
沈三通毫不客氣,他看不起六代導,也最不喜歡文青。
沈三通訓斥道:“搞電影,不是寫,寫可以意識流,還能看。電影如果意識流,虛了空了,隻會折磨觀眾。”
“你已經夠虛了,夠想當然了,你需要的是可以幫你執行的團隊,務實的團隊。而不是更虛的團隊。“
於飛虹滿臉通紅,麵紅耳赤。
像是被扒光。
多少年沒被人用這種語氣訓斥了。
不過又有一種莫名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