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通自覺做人還行,沒虧待過誰。
現在倒好。
不隻是輕鬆前進,是直接分行李走人。
範兵兵在一旁不說話,靜靜看著沈三通思考的樣子。
寧昊搞出這種事,她不相信沈三通如表現的一般輕鬆。
經濟利益,感情投資,雙重傷害。
沈三通手指敲著車玻璃,感覺到了一絲不尋常。
先李兵兵,後寧昊。
前者是他打造的健康、正麵的頂級女星。
後者是他捧出來的新生代鬼才導演,一員虎將。
兩個人都跑了。
有點不對勁。
特彆是結合韓三瓶的提醒,沈三通感到了危險。
這不是一場遊戲。
想想前世劉翔、孫楊的下場。
其存在本身,比米國比昂撒運動員優秀,就是罪過。
如芒在背。
反而讓沈三通更加興奮。
本來對心中的計劃,有所猶豫,現在沒有了。
《無人區》是他狠狠踩所謂國際電影節一腳的重要工具。
當然,不是現在,大概是在12、13年。
那個時候,他相信自己足夠強大。
整體環境也在改善。
原計劃是用紀錄片的形式,記錄《無人區》評獎。
《無人區》挑個好時機,操作一下,得獎概率非常大。
前世《無人區》去柏林電影節,已經在大陸首映,再送去電影節。
違背了所謂國際電影節隻接受首映的要求,降低了格調。
這是很多電影節愛好者,國際電影節崇拜者,不想提及,也不想麵對的。
為什麼《無人區》公映後可以評獎,還獲得了金熊獎提名?
不是電影節善。
而是那屆特殊,也是時代變了。
14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是一定在國產電影中產生。
而且就在《無人區》和《白日焰火》之間。
原因也很簡單,遊戲規則變了。
對於這些電影節來說,贅婿噬主了。
為什麼國內電影一定會得獎?
因為電影節有個讚助商是通靈珠寶,國內讚助商,花了大價錢,成了首席讚助商。
鈔能力。
而三部入圍的國產電影,漏液的《推拿》,寧昊的《無人區》,刁一男的《白日焰火》。
《推拿》女一號是盲女,和珠寶風格不符。
隻剩下《無人區》和《白日焰火》。
餘男也適合,但是《無人區》強調獸性,不宏大敘事。
不符合柏林的電影節調性,
柏林電影節更喜歡政治性的電影。
《白日焰火》的女主桂綸美也適合展示珠寶,所以就是《白日焰火》了。
理由和藝術沒有什麼關係。
考慮的隻有兩點,一個讚助商的利益,另一個則是電影節取向。
藝術?
唯獨沒有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