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是真做還是假做!”
然後,罵總局,刪減了三段床戲。
因為之前的宣傳,都在說這部戲很大膽,甚至連主流媒體都報道。
《色戒激情戲長達半小時,尺度超乎想象》
這件事怨不到總局身上。
《色,戒》是李銨自己剪的。
李銨親口承認:電影局領導告訴他,內地還沒有分級製度,所以讓他自己來剪。
尊重,換來了《色,戒》。
而業內的觀點,很像後世墨鏡王那個《擺渡人》捧臭腳的“我喜歡”。
業內評價,《色戒》真棒!
張紫怡讚:“電影永遠沒有十全十美,而《色,戒》近乎完美。”
周閏發也讚歎:“給這部電影99.9分,有點透不過氣的感覺!”
港島資深電影人文雋則說:“《色,戒》勇於探討極端處境下的人性,直視人生中性、暴力與死亡的真麵目而不怕難堪,滿分的電影!”
讓沈三通感覺好受的是,反對的也超級多。
首先。
《色戒》上映之後,王老師就跟湯薇分手了。
從此,湯薇在國內找不到好對象。
歸根到底,從這一點就知道《色,戒》是什麼樣子,也知道東大人的底色。
要是《色,戒》是藝術,東大人要是沒有尊嚴,湯薇也不會隻能嫁棒子。
網上,一些網友也在怒噴。
表示理解了薑聞說的話,知道為何《色,戒》能得獎。
批評李銨美化漢奸、不尊重革命先輩。
“無語,《色戒》本來就很強自傳性,藝術上講,這點個人視角恰恰是這部電影價值所在。時代宏大敘事宣傳下,隱藏的一個小窟窿看到了些齷齪,文化界這些‘自由人’‘智慧人’確實承擔不了曆史責任,靠不住!”
激烈批評《色戒》的聲音也很多。
“給漢奸整容。”
“給維護民族精神的主流文化敲響警鐘。”
“用肉色混淆了中國近代的大是大非,用肉色呈上西方主子喜愛的小貢品。”
甚至直接罵李銨:“都說學貫中西,我看他是向西方下跪!”
一堆學者、電影專家也有站出來發聲,批評《色戒》中床戲、色情、成分和尺度,對美化漢奸和王佳芝進行批駁。
就算一些文藝電影愛好者,也不大能接受。
“雖然李銨導演解釋‘不是想美化漢奸,他要表達的是在那種社會背景的時代裡,人性的無奈,痛苦著然後掙紮”
“可是大眾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看到了什麼?”
“漢奸眼神堅定,風流倜儻。抗日女英雄被漢奸用**和鑽石征服。愛國人士個個像傻蛋,而且自私猥褻”
“也許李銨的重點真的不在這方麵,但是他已經強烈地傳遞了這個符號”
也有出來質疑床戲意義在哪?
沒有那段,很多人還會老老實實看電影。
有那段導致大多數人對劇情是啥根本不在乎,隻會拉到那段來看,床戲毀了這部戲。
不反對還好。
越反對,一些媒體越來勁。
羅列李銨的成就,奧斯卡導演,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外麵人認可了,普通人也配批評?
《三聯生活周刊》立刻反駁:《色戒》是偉大的!
此片顛覆了華人社會對於抗戰的曆史論述,也超越了原著張艾玲的框架,因而光芒奪目。
纏綿的“小敘事”中,彰現了家國命運與時代命運交織的“大敘事”。
讓《色戒》多了一道人文光束,照射曆史的盲點,也照出人性幽微的角落,成為一股啟蒙的力量。
好一個啟蒙!
也幸好這波人所謂的三十年啟蒙失敗了。
陳翀回應:“《色,戒》並不想闡述易先生的政治觀點和他理想死亡的過程,隻是想讓他在這特殊規定情境中遇到王佳芝。人性是很複雜的,在《色,戒》這麵鏡子裡,我們看見的自己是有缺陷和陰暗麵的,我們寄予希望的、理想化的情感原來是有汙跡的!”
陳翀,就是春晚的時候,來了一句“你們”的陳翀。
李銨自己解釋:“拍攝《色戒》是為了搶救一段可能會被逐漸被人們所淡忘的曆史,是為了還原原著作者張艾玲所親身經曆的山河破碎、國土淪喪、積貧積弱、戰火頻仍的中國近代史的麵貌,如果我這一代人不拍後人就沒機會拍了。”
沈三通隻能說,說的比唱的好聽。
比《嫁給大山的女人》更惡劣,被拐,到最後愛上拐賣罪犯。
要是截取這個片段,能說是事實,但是未免沒有良心,也沒有道德。
放在《色,戒》裡連人性都沒有。
最讓沈三通無語的是,一些媒體左右橫跳,辦起了專題。
《色,戒》,成為了當年《無極》《饅頭》那樣的文化事件。
媒體狂歡,弄成了文化現象。
這種電影搞成了文化事件,誰敢信?
可就是事實。
所有關於《色,戒》內容,來自於報道,沒有加工成分。不存在任何曲解、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