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通深處這個行業,能感覺到,這種事情,背後是有引導的。
真正厲害之處,就在於讓拍攝這種方向和風格的人看起來都屬於自願。
也確實是他們自願的。
這就是某種隱隱約約的投名狀——你這麼拍,就是某種暗號和暗示,也許會給你更好的資源,也可能什麼都不給。但是你不這樣拍,則一定無緣。
就像吳語森版的《赤壁》,小燕子給林誌林抬轎子一樣。
後續金馬、金像就會給一些回報。
而當這種氛圍,業態形成的時候,不需要花真金白銀,自然而然的影響從業人員。
讓所有人下意識的乾同樣的事。
好笑之處在於,電視劇、電影的敵人不是彼此的項目,而是消費者的時間。
當整個圈子給觀眾感覺不適的時候,大部分人連罵都懶得罵。
不看就是。
短視頻、長視頻、遊戲、、短劇.
消磨時間的文化產品太多了,不陪這些玩了。
沈三通審美正常。
渡輪有關的戲,外景部分,提前讓另一個攝影組找時間、找角度,把江景還有岸邊的建築拍的美美的。
同樣,武昌、漢口、石家莊也拍的很美。
在武漢取的大部分是角色近景,外景當然是采取當地地標建築。
看的賞心銳目,美一點,拍成城市宣傳片,能帶動當地票房。
渡輪場景,有個女騙子行騙前置劇情。
女騙子利用他人同情心,謊稱女兒身患重病,需要兩千元救命。
牛耿把錢全給了,女騙子沒有回來。
沈三通拍攝渡輪這段戲。
原版當中李成功錢包裡的照片,是小三的。
到了渡輪這裡,牛耿把照片搶了過來,猜出了小三身份。
然後風一吹,照片吹掉在了長江裡。
這裡用鏡頭語言隱喻了李成功和小三的結局,小三會飛走。
李成功看到了欠條,老辣的他,看到了借款人和簽字人不一致,不可能討回債。
沈三通這個版本,李成功錢包裡的照片,不是小三,是他前妻。
一路上,時常拿出來看的也是前妻的照片。
牛耿道:“老板,你看這黃河多黃。”
李成功無語:“大哥這是長江。”
然後看了借條,沈三通這版借條是正常借條。
他設計的牛奶廠老板形象偏向正麵。
牛耿見李成功盯著前妻的照片,搶過錢包,拿出來看:“嘿,這是誰啊?”
照片裡有李成功的前妻,還有女兒,牛耿猜測:“老板,這你老婆孩子?”
李成功眼神一黯,不願意回答:“你管的著嗎?”
牛耿見他神色黯然,很是不好意思,以為人沒了:“對不起老板,我不該提。放心吧,她們在天上過的也很好。”
李成功怒了:“那是我前妻和女兒的,活的好好的,胡說什麼呢。”
風一吹,把照片吹了出去。
李成功神情一怔,對牛耿很憤怒。
牛耿趕緊道歉,然後驚訝道:“飛回來了。”
照片又飛了回來。
李成功跳起來把照片抓住,然後餘光掃到遠方岸邊,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把照片往錢包一塞:“牛蛋,你看,那是什麼,騙子!”
這段戲,王保強和徐光頭表演沒問題。
沈三通看的連連點頭:“再保一條。”
原版這段劇情,牛耿的角色設定其實崩了。
尤其是搶過錢包猜小三環節,不是傻傻可愛的形象,變得咄咄逼人、躍躍欲試,甚至帶著點油膩,給人惡心、厭惡的感覺。
沈三通這一版,還是讓牛耿維持一個敦厚老實的形象。
同時前妻和女兒的照片,失而複得,對應了後麵中汽車大獎的失而複得,也對應了結尾的大團圓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