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可以從米國、本子,或者韓國中選,具體你自己考慮。”
“一切順利的話,三部之後,這個係列肯定單部票房過十億。”
“你要拿出本事證明自己能做第四部導演。”
徐光頭立刻保證:“我一定好好準備。”
和沈三通談完之後,徐征和陶紅打電話:“沈三通打算把《囧途》係列交給我。”
陶紅乾嘔了一聲,驚喜道:“那太好了,這部戲票房預測至少五億起步,能執導續集,再好不過。”
徐光頭一聽就知道她是孕期反應:“你吐的還厲害嗎?”
陶紅道:“好多了,已經習慣了。你說說電影的事,續集要明年開拍吧?電影上映後,看票房成績。”
徐光頭解釋:“不是第二部,是第四部,要到11年。”
“都怪寧昊,這個狗東西開了一個壞頭。”
陶紅覺得還不錯:“你到時候不到四十歲,做導演來說很年輕了。”
“而且《囧途》做到第四部,證明票房很成功,項目成熟,作為導演開局風險最小。”
“不過我記得沈導之前暗示過,第二部交給你啊,怎麼延後了?”
“我最近老是忘事,是不是我記錯了?”
徐光頭苦笑:“你沒記錯,我感覺沈三通原有的安排,就是第二部讓我來做。”
“《囧途》籌備的時候也說過,就是沒確定。”
陶紅明白了:“寧昊出走是吧?”
徐光頭道:“這小子是爽了,億元大導演,可是直接導致我的路窄了。”
“我打聽過,沈三通公司有一種聲音,認為就是對寧昊太好。”
“當時寧昊沒有成功經驗,沈三通親自點名,力排眾議,個人喜好主導了項目決策。”
“寧昊沒有打磨、積累,一步登天所以根本不珍惜,也不感恩。”
“後續沈三通看好的項目,無論是執導還是出演,沒有之前的寬鬆氛圍了。”
“一些扶持導演的小成本項目還好說,他的續集係列,沒法像把《瘋狂》係列交給寧昊那樣簡單。”
“說白了,就是我給火車頭電影公司打兩年工,《囧途》接下來兩部,也要多花心思。”
“到時候估計還要簽各種合約,寧昊出走之後我就補簽了一些合同。”
“限製我不能繞過版權,拍出演過的火車頭公司電影的續集。”
“防我防賊一樣,寧昊是真的該死啊。”
陶紅道:“你要是不願意等,就自己拍,現在很多資金進來。”
徐征感覺陶紅懷孕之後,確實容易忘事。
他不是沒和製片方,投資方接觸過。
談過,但沒幾個人搭理他。
要說演電視劇,很熱情,演電影也可以。
一說做導演,一個個不吱聲。
願意給他這種演員轉導演的人機會,也就是沈三通了。
條件很好。
第二部還是第四部,對他來說,都是完美開局。
徐征和科班導演不一樣,他不考慮什麼作品表達。
也不排斥拍續集。
他更看重導演的社會地位,和實際利益。
第一部戲成功才會有第二部的機會。
掛斷電話,徐征看了看手機短信。
寧昊發來的信息,邀請他出演新戲。
類似的短信收到過很多,徐征當做沒看到。
沈三通從沒有對外宣稱過封殺寧昊,公開的私下裡都沒有,但沒說是沒說,情商還是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