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則不這樣想,明知道沈三通和吳語森怎麼回事,也來勸他不要對撞。
去年賀歲檔已經證明了,兩部大片是可以共存的。
《生快2》和《投名狀》離得也不遠,雙方都成功了。
電影市場已經不是三年前,可以容下兩部有賣相的國產大片。
院線也來拉架,無非是沈三通提高分成,再加上也進入院線領域。
給他使絆子。
也隻是暗暗的使絆子,目前院線格局還在變化中,做不到同進同退。
要是吳語森明著來求他,沈三通還真不好意思咄咄逼人。
這種態度,他越不會退步:“繼續叫戰,我不信他是烏龜。投資方可能不同意,但是他是國際大導演,他肯定不願意低我一頭。”
夜長夢多的道理,沈三通很懂。
有關方麵很有力量。
《生快1》破了影史記錄被黑公關那一次,沈三通深刻認識到了一個事實。
不是沒有人支持他,而是反應慢。
越是不擇手段,心安理得的拉大旗扯虎皮,反應越快。
不要臉沒有道德,假借道德之名,做起來橫行無忌。
而真正要臉的,有道德的,反而重重顧忌。
沈三通之前躲在劇組避開了很多壓力,他已經離組,必須快刀斬亂麻。
散步。
“偶遇”一位記者。
記者問道:“沈導,你如何看待廣大網友期待《赤壁》對撞?”
沈三通沉穩道:“吳語森導演,是老前輩,六十多了。”
“又是港台同胞,他是港島同胞,妻子是彎島同胞。”
“一些領導給我打招呼,我想,也對,我還年輕。”
“我宣布,我的《赤壁》定檔7月3日,首映禮在7月1日。”
“我邀請吳導出席我的首映禮,他如果給我發出邀請,我也會去他的首映禮。”
“吳導的《赤壁》同期同日上映,我歡迎,一塊做大市場。”
“吳導不來,我也理解。”
“我先把檔期定了,就當讓讓老前輩。”
“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得到采訪機會的記者,聽的欣喜若狂。
這陰陽怪氣的味道,肯定是爆炸性新聞。
他接著問道:“如果吳導《赤壁》和你的同期上映,你有壓力嗎?”
沈三通道:“電影方麵,我敢說第二,誰敢說第一?”
記者傻眼了,這種說法也太有爭議了。
沈三通票房第一不假,但是電影又不是隻算票房。
說完這句話,沈三通笑了笑:“開玩笑的啦!”
記者:“.”
怎麼覺得有點熟悉,幾年前沈三通好像也是這樣自詡過龍頭。
沈三通憂心忡忡說道:“我壓力很大。”
記者來了精神。
沈三通道:“我很怕,怕我不能承擔自己的電影使命。”
“吳導,我不把他放在眼裡,不對,應該是,我不把他當做對手。”
“也有點不對,我沒有不尊重吳導的意思哈。”
記者:“.”
就差指鼻子罵了是吧。
沈三通一臉認真道:“我的意思是我隻是不喜歡解構的風氣。”
“什麼都解構,曹操成了偶像人物。”
“不是說曹操沒有貢獻,他也有,限製門閥之類的,也對製度有思考。”
“但沒有蜀漢,三國和其他王朝末期沒有區彆。”
“沒有蜀漢,是不會有那麼多人關注三國的,三國就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有了影響力之後,就嫌棄蜀漢了,覺得蜀漢不夠爽。”
“創作是這樣的,給白的變黑,讓黑變白偶像化,很有傳播效果。”
“解構起來很帶勁,弄到最後諸葛亮劉備好像和曹操沒有區彆。都一樣。”
“能一樣嗎?想突出曹操,你讓曹操在東漢末年的時候,也體恤民生,也喊出‘以人為本’。”
“一千八百年前,沒有做到,那就是沒有做到。”
“曆史也給過國黨機會,它沒有做到,現在叫魂,我覺得挺惡心的。”
“一寸山河都不能少,在當年可不是這樣。”
“不說邊疆,就是所謂的漢地十八省,他運輸大隊長能實控幾個?”
“是誰不顧自己的名譽,就算是賴著不走,也要把土地要回來,利用當時的國際形勢,把東北土地收回來。”
“又是誰一步步掃蕩全國,實際控製了我們現在的國土?”
“肯定不是國黨。”
“我要對抗是這種解構思潮,解構,解構,弄到最後,好的壞的都一樣,曹操和劉備諸葛亮一樣,肯定不行啊!”
“《赤壁》檔期對撞,我是真不在乎。”
好吧。
記者要承認,這個逼讓沈三通裝到了。
今天隻有兩更。
三更堅持的久了,突然兩更有種愧疚感。
感覺有點不對,我更新其實不少了,也沒請過假。
應該理直氣壯!
開個玩笑。
要構思《赤壁》上映。
時間跨度太長了,回去又看了一遍。
我也是服了,隔了那麼久上映電影的娛樂文,我可能是獨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