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聽到導演嘴上掛著偉大、輝煌來自我形容,關鍵還那麼的自然。
經偉道:“你的一些想法倒是和陳導名老師有些類似。”
沈三通不由一愣。
經偉解釋:“陳老師也是差不多看法。”
陳導名穩得一批,拿起話筒道:“英雄所見略同。”
沈三通接著說:“不隻是文化教育方麵,還有就是思想認知方麵。”
“吳導想從《赤壁》裡麵表達和平,還給飾演小喬的林誌林大量加戲,還往裡麵添加了女權元素。”
“《赤壁》可以有很多東西,就是沒有和平。”
“反戰,和中國人無關。”
“近代史以來我們是戰爭的受害者,不是侵略者。就說最近,我們經曆災難,本子大量人員往我們敏感地區闖。”
“國外反戰很正常,他們不是愛好和平,而是反戰敗。”
“就說好萊塢,七十年代很反戰,因為戰敗了。”
“到了九十年代,它就不反戰了,因為米國贏了冷戰。”
“七十年代一些巨星是和反戰主題緊緊相連,到了九十年代,米國統治階層就有意識的清理這些人。”
“取而代之的是純粹享樂主義,年輕的民眾也不喜歡整天反戰,讓米國反思的名人。”
“好萊塢重新開始反戰,是最近幾年開始的,也隻是最近。”
“01年911之後,米國很有很濃鬱的報複情緒,也不反。”
“隻是最近一兩年,花了很多錢,一直不贏,再加上國內經濟問題、老兵問題,虐待、虐殺問題,開始反了。”
“對於西方一些國家來說,反戰就是一個牌坊,婊子的牌坊。”
“發家是靠侵略,所以時時掛在嘴邊。其實並不是真反戰。”
“我們過去是戰爭受害者,強大了也不搞侵略。”
“反戰,其實就是外國人病了,讓我們吃藥。”
“可有病的不是我們,憑什麼啊?”
反戰。
又是讓東大人去反思。
後世一到時間節點,就有和本子相關的幺蛾子。
一個小孩子死了,特殊個例,不排除有些人故意弄得。
也讓東大人反思。
而東大人在本子出事的人,媒體不報道。
以往媒體去采訪家人,扒料什麼的,也不扒。
就是按著頭反思。
羅聖又又又又又恰好參與了這個話題,還饒了一個圈子,從滿遺說起。
這群人,這些事。
從現在到以後,依然存在。
經偉把話題拉回電影:“所以你一直強調是中式曆史大片?”
沈三通點頭:“大片名頭開始臭了,古裝大片名字也臭烘烘的。”
“歸根到底要麼是不理解什麼是宏大,要麼就是迎合外麵的思潮。”
“最大市場的觀眾,不受到尊重,弄得觀眾怨聲哀道。”
經偉道:“中皮西骨,骨子裡是西方式。看似是解讀,其實是解構。把我們曆史糟蹋了。”
沈三通訝異:“說得好,就是這樣。”
經偉道:“這個觀點陳導名老師接受我們電影頻道采訪提過。”
沈三通確定了。
陳導名搬運了不少他的觀點!
抄襲好嗎?
這不好!
彆等了,剩下的明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