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段延慶見微風凜凜的段正明,被一眾高手護持,滿臉不甘,這本該是他享有的殊榮,如今虎落平陽,被對方施舍善意。
當真世態炎涼,人生無常。
此間屬於敵方地盤,對方人多勢眾不好硬剛,萬一臨時反悔就真走不掉了。
深深看了眼段正淳,提氣飛身。
一間屋,一間屋的躍去。
漸漸消失在遠處。
段延慶走後,院子一時間清淨下來。
刀白鳳在侍女陪伴下,上前見麵行禮。
掀起門帷,請保定帝入廳上座。
放眼大廳,見正中一塊橫匾,寫著“邦國柱石”四個大字,下首署著“乙醜禦筆”四個小字。
楹柱中堂懸滿字畫,陳設器皿,家具裝修典型,看得人賞心悅目。
保定帝為人慈和,隻要不是在廟堂之上,一向不喜拘禮,因此段正淳夫婦在下首入座相陪。
善闡侯高昇泰待侍在側。
三公四衛恭身後退,逐漸隱去身影。
府上侍女隨即恭恭敬敬舉盤過頂,奉上熱氣騰騰的清茶,一陣茶盞碰撞摩擦聲響起,侍女躬身退出大廳。
“淳弟,今日的蒙麵劍客武功不俗,莫要掉以輕心,當心日後來犯。”
段正淳點頭回應,向保定弟稟報對方前來切磋交手過程,情由敘述簡略,如夫子筆削春秋,隻重緊事要略不及其餘。
三五句便已說明。
段正明忽道“此番前來是有事需要與你商量。”
段正淳神色一動,一時之間也猜不出所為何事。
“皇兄儘管吩咐,自當遵命。”
“無量派最近受江湖人士打壓,派人遞帖請我們主持公道方便的話,你去調停一番。”
段正淳聽到此話不由一怔,應道
“無量派與我們相隔不遠,僅百餘裡而已,他們既求上門來,自無推脫之理,我不日便去瞧個究竟。”
“如此甚好,辛苦淳弟了,朝中諸事纏身我不得分身,不然真想似那遊俠踏儘山河。
為世間不平事拔劍,為萍水相逢的苦命人打抱不平,鋤強扶弱,仗義直言,才是我等習武之人的夢想,也是我的畢生所求。”保定帝有些臉帶遺憾。
“可惜終究被身名所累,不得肆意瀟灑而為。”
“皇兄常以蒼生為念,為黎明百姓鞠躬儘瘁,執政以來兵革不興,朝政清明,庶民安居樂業,實為百姓之福,舍小家為大家的氣魄,無人不敬無人不仰。”
“兄弟之間就不必互相吹捧了,我一向不喜虛頭巴腦之言。”
“皇兄敦本務實,不慕虛榮,向來聽不得半點假話,當真一代明君,日後定當載入史冊,被後世敬仰。”
哈哈哈
段正淳見對方明顯高興了幾分,心底不由嗬嗬兩聲。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以後求這位便宜兄長的事還很多。
先把對方拍迷糊再說。
“你也不必急著前去,明日是皇爺爺段思廉誕辰,如今他避位為僧在天龍寺修行。
遵從古訓,你我還需前去朝拜,順便將其住所修葺一番。”
“是。”
段思廉是大理國第十一任君主,神宗熙寧八年禪位為僧,由子段廉義繼位。
按大理世襲製來說,之後該由段延慶繼承皇位。
一場由權臣楊義貞發動的內亂中,皇帝段廉義被殺,其子段延慶,僥幸逃過一劫後不知所蹤。
這一變故打亂了順位繼承,後高氏擁立為新皇,次年禪位於堂弟段正明。
段思廉是段正明、段正淳、段延慶、段壽輝幾人的親爺爺。
如今已有六十餘歲。
段正淳心念急轉,去天龍寺順手牽羊六脈神劍,豈不美哉?
這號稱江湖上的無上絕學,有心見識一番。
段譽隨心便可習得,他有共享天賦的金手指加持,自然也能輕鬆學會。
技多不壓身,神功多學兩門膽氣更足。
不過,法不輕傳的道理他懂。
還需仔細謀劃一番。
“你們先退下吧,淳弟留下,我有話說。”
保定帝擺手示意,刀白鳳和善闡侯以及一眾侍從魚貫而出。
頃刻廳下隻剩兄弟二人。
“淳弟對皇位可有想法?”
段正淳聽到這話,臉色不禁一變,連忙起身答話
“兄長為何有此一問?”
“你不必慌張,此話並非試探,我與皇後努力多年,卻始終未能誕下一兒半女。”
保定帝露出幾分蕭瑟意味。
“看來此生注定無後,依大理古製祖宗遺訓,我力有不逮那日,便是你繼位之時。”
“大哥你知我喜歡遊曆江湖,品美酒賞美人,壓根無意朝堂之事,讓我出去跑腿還行。”
段正淳極儘推辭。
“整天待在皇宮與權臣鬥智鬥勇,非悶出病來不可。”
“那你就快生個兒子出來,我倆後輩子孫一直沒有著落教天下人如何看待,還不笑話你我二人無能。”
保定帝打趣道。
“我知道你小子有能耐,腎是鮮活,不要浪費這好身體,更不要因為刀白鳳,是聯姻之妻冷落了對方,有個孩子感情會更好。”
段正淳心想,我兒段譽已在化形初階。
十月之後即可出關現世。
隻是現在,不知該如何說起。
段正淳心思一動,安慰道
“大哥春秋正盛,功德在民,皇天必定保佑,子孫綿綿,這皇太弟一事儘可緩議。”
“上麵隻是其中一點,另外神策軍,禦林軍都被高氏執掌,我身為皇帝隻能調動宮中祭祀的儀仗隊,真是可笑至極。”
保定地此時也說出了心裡話。
“大理皇位明麵姓段,實則姓高此時我明白壽輝堂兄,為何急著禪位於我了。”
段正淳回的滴水不漏。
“皇兄貴為一國之主,身負宗廟社稷的重寄,萬不可灰心喪氣。”
保定帝幽幽道,“要是延慶太子還在,就能多個選擇,物歸原主,我也樂得清閒自在。”
段正淳聽到這話神色一動。
“大哥心裡真有此意?”
見段正明盯著自己,眼神不似作假,便將青衫劍客身份,是段延慶的事講出來。
“此事有幾分把握?”
段家子弟的脈搏,往往不行於寸口,而行於列缺。
醫家稱為“反關脈”。
醫書上曾言,反關脈左手得之主貴,右手得之主富,左右俱反,大富大貴。
“今日切磋之時,我曾鉗住其手腕,在腕脈的“列缺穴”上明顯感到強勁脈搏。
另外打鬥中他雖有心遮掩,但倉促應對時,劍法中明顯有段家劍的影子。”
段正淳幽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