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屁龍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是從1981年9月起,他開始利用空頭支票在朋友張明添的海外信托銀行套現。
通過巧妙安排支票到賬的時間差,他用新支票的錢去填補舊支票的窟窿,這樣總能有流動資金供他使用。這些錢都被投入到金融市場的冒險交易中去了。
遺憾的是,每一次投資幾乎都是虧本收場。為了不讓債務滾雪球般擴大,他不得不賄賂海外信托銀行的現任主席黃長讚,共同偽造賬目來逃避檢查。
不過,海外信托銀行畢竟規模有限,很快就被掏空了。為了維持這個脆弱的資金鏈,他轉向了另一家關係密切的銀行——恒隆銀行。
眼看就要成功了。
恒隆銀行給他開了賬戶,提供了支票貼現的服務,還開具了新的支票。隻要這張支票能在渣打銀行順利兌現,他的計劃就能繼續下去。
然而,渣打銀行拒絕了!
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已經倒下,隨之而來的是整個體係的崩塌。
一切終於畫上了句號。
他走到窗邊,推開了窗戶。外麵是香江,海風輕拂,天空一片湛藍。地上,煙蒂還在微細的地毯上冒煙,火焰迅速蔓延開來。麵對著失控的局麵,他突然有種想笑的衝動。
“失敗的人,不配活下去。”他自言自語,像是在對這個世界做最後的告彆。接著,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毫不猶豫地跳出了窗外。
葉樁齡的去世立刻引發了金融市場的動蕩,而他死前引發的大火更是給事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大火吞噬了一切證據,使得葉樁齡的死因成了眾說紛紜的話題。有人說他是自己結束生命的,也有人猜測他是被迫害致死的,還有人認為他是為了逃避火海才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但無論真相如何,這些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隨著他的離去,隱藏的秘密開始一一浮出水麵。首當其衝的是那家被他掏空的海外信托銀行。
當持有多米尼加財務公司支票的人們紛紛前來兌現時,黃長讚意識到再也無法隱瞞下去。在向張明添坦白後,儘管後者氣得幾乎說不出話來,但他們還是不得不將實情告知香江政府——此刻,他們已無其他選擇。
當尤德爵士讀到這份報告時,心中不由得一震。幾個月前的金融風暴剛剛平息,那次危機正是由“謝利源”金鋪的欺詐行為所引發。而現在,同樣的災難似乎又要再次上演。
在他的指引下,港城政府迅速行動起來。在市場還沒反應過來時,海外信托銀行突然宣布因無法償還債務而暫停營業兩天。隨後,政府立即接管了這家銀行。後來的審計結果顯示,海外信托銀行的隱藏虧損遠不止因卷入某人的“支票輪”而造成的近7000萬美元損失,加上這部分損失,總虧損額竟高達31億港幣!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