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級軍工係統》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知道您對‘殲九’項目停止感到遺憾,所以我想通過這個模型給您帶來一點快樂。如果它和您的項目有相似之處,那純粹是巧合!”
蘇晨的話聽起來合情合理,謝誌忠也不相信一個處於初步討論階段且嚴格保密的項目,蘇晨能有所耳聞。
儘管如此,模型與項目的相似性還是讓他心生疑惑。難道這一切真的隻是巧合?
謝誌忠仔細觀察著蘇晨,試圖從他臉上找出一絲破綻。但蘇晨的眼神坦然,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最終,謝誌忠無奈地歎了口氣,“好吧,這次就算了。不過,你那模型上的進氣口
“為了美觀做這種改動,真是胡來,你以為設計飛機就像畫畫一樣,隻要好看就行嗎?”
蘇晨一時說不出話來。
他當然知道那個鼓包是什麼,那是戰鬥機設計中最先進的技術之一,叫做“無附麵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簡稱dsi。
這個技術可以讓飛機更輕、更快、更難被雷達發現。雖然看起來隻是個小鼓包,但它裡麵包含了複雜的科學原理和技術。
即使在蘇晨重生前的世界裡,也僅有老美和夏國掌握了這項技術,並用在了最先進的戰鬥機上。
這項技術最早是由老美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發的,目的是簡化傳統的超音速進氣道設計,減少飛機的重量和製造成本。
夏國則是在新世紀初,在出口給巴鐵的“梟龍”戰鬥機項目中成功應用了這項技術,並迅速推廣到了自家的新型戰鬥機上,比如從“殲十b”開始,幾乎所有新式的夏國戰鬥機都采用了這種設計。
隨著這項技術在夏國變得越來越普遍,它不再是所謂的“核心技術”。
但現在是1982年,就連老美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都還沒有開始這項技術的研發,這讓蘇晨感到頭疼,因為他說不出這項技術的來源。
不過,蘇晨也不是吃素的。他稍微思考了一下,便開口說道:“謝教授,您可能不知道,雖然我的主修是電子工程,但我對航空領域也非常感興趣。”
“最近,我還投資了一些航空產業。在第一次去港城時,我就成立了一個團隊專門收集航空領域的資料。”
“通過他們,我知道老美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在一項關於新型進氣道的研究,據說這種進氣道結合了亞音速和超音速飛行的優勢。
同時又比傳統設計更輕便,更容易製造。不過,它的設計難度、材料選擇和製造工藝要求都非常高。”
聽到這裡,謝誌忠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他意識到蘇晨提到的這項技術非常重要,不僅因為它能同時提升飛機在不同速度下的表現,還因為它能顯著減輕飛機的重量。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