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級軍工係統》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如果不用他們的原料,他們不能保證我們最終的產品質量。”
陳致遠聽了也皺起眉頭:“這樣一來,雖然解決了眼前的原料問題,但也等於把命脈交給了彆人,這不是長久之計啊。”
師順常歎了口氣:“確實如此,這也是我一直猶豫的原因。”
這時,蘇晨的聲音清晰地響起:“師老,陳校長,關於這個條件,我有幾個想法。”
他的話引起了兩位前輩的關注,陳致遠更是帶著疑問的眼神看向了他。
最近“蘇晨”這個名字在京城裡傳得很火,關於他發跡的故事,在民間被添油加醋地講成了各種版本。
但在科學家陳致遠眼裡,隻是個靠運氣發財的富翁,頂多是個有點理想、願意投資未來項目的有錢人。
畢竟,一個剛滿十八歲的年輕人,能有多少經驗和智慧去處理如此複雜的政治經濟事務?
然而,師順常卻有不同的看法。他溫和地對陳致遠說:“陳教授,彆看年輕,但他頭腦靈活,主意多。這次碳纖維技術的引進,若沒有他的貢獻,可能根本不會有現在的進展。
他不僅投入了大量資金,還提出了關鍵的建議,促成了與羅生公司的談判。”
聽到這裡,陳致遠感到意外。原來推動這一切的人,竟然是眼前這個小夥子?
蘇晨對著師順常笑了笑,說:
“師老,對於具體我是怎麼說服羅生的,現在還不能透露。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羅生可能收到了某些信號,提高了談判的條件,因此我們也需要調整策略。”
師順常聽了對蘇晨點點頭以示讚同:“那你說有什麼具體的建議?”
蘇晨沉思了一下後說道:
“我覺得,我們首先要明確主要目標和次要問題。對於引進碳纖維技術這件事,最重要的目標是通過引入國際頂尖技術,快速提升我國相關產業的水平。
特彆是在國防和航空航天領域。如果我們不能掌握這項技術,這些關鍵領域的發展將會受到嚴重影響。相比之下,其他問題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陳致遠輕點著頭,師順常則迫不及待地問:“蘇晨,你是說,不管彆的,先拿到羅生的技術和設備?”
蘇晨點頭回應:“沒錯,師老。有了這些技術和設備,我們才能深入研究,掌握核心技術,進而開發更多應用。正所謂,沒有一就沒有二。”
“話雖如此,但原材料受製於人總不是長久之計。”師順常若有所思地說。
“師老,這問題其實不難解決。”回憶起上次在淮海的一課。
“我記得您提到過,國內有不少‘聚丙烯腈’生產線,但因為技術老舊,導致產品質量不高,影響了碳纖維的性能。”
師順常讚同地點點頭:“確實,我們的‘聚丙烯腈’原絲質量不佳。
為了達到碳纖維製造的要求,我們隻能采取人工篩選的方式,但這使得成品率很低,成本自然就高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依賴進口材料。”
“‘聚丙烯腈’不就是常用的腈綸嗎?”蘇晨問道。“對,它本來是用來製作衣物的,非常普遍。”師順常解釋道。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