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策略雖然耗時,但更加穩固,也為未來的實踐積累了寶貴經驗。
為了增加筆記的可信度,蘇晨打算編織一個令人信服的故事。
“老師,我必須先向您道歉,這本筆記並不是我通過正規途徑收集整理的。”
這句話一出,現場氣氛微妙變化,賁教授的臉色稍顯凝重,蘇以民則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而張總工程師和周所長依舊麵不改色,顯然他們之前也有類似的疑慮。
蘇晨接著說:“其實我這麼說是有點難言之隱的。這本筆記是我一個同學給的,他是華裔,但不在我們電子係,而是因為我們都加入了學校裡的一個興趣小組才認識的。
我們聊得很投機,我從他口中得知,他爸爸在老美一家著名的飛機製造公司工作,還是個專門研究機載雷達的高手。”
聽到這裡,房間裡的人都變得認真起來。王澤天忍不住問:“蘇晨,那家公司是哪一家?”
蘇晨苦笑了一下,回答:“王代表,這點我實在不能透露。但我有個請求,今晚說的所有事情,都必須絕對保密。
萬一傳出去,讓我的朋友或者他的家人遇到麻煩,我真的承擔不起。”
劉大凱鄭重地點了點頭:“蘇晨,你放心吧,這件事隻有今晚在場的人知道,我會確保這一點。”
蘇晨鬆了一口氣:“既然劉處長這麼說,那我就信你了。”
一旁的蘇以民催促道:“彆廢話了,快點繼續講。”
蘇晨無奈地笑了笑:“爸,你也太急了吧。好吧,我繼續說——了解了這些情況後,我開始想辦法。
雖然我學的是電子,但雷達並不是我的專長。
不過我知道,我們4014研究所正在研發一種機載火控雷達,項目的負責人是我的導師賁老師,這可是詹處長親口告訴我的。”
許恪輕輕點頭,對於在座的人來說,這早已不是秘密。
如果不是蘇晨了解到這些信息,並在第一次訪問西京時向殲轟7的總設計師陳義堅推薦了4014所的雷達項目,所裡怎麼可能有機會與三機部合作?
更不用說後來蘇以民因此獲得了表彰。
“所以,我開始留意這個機會,嘗試著接近我的這位同學。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答應帶我見他的父親。”
聽到這裡,大家都屏住了呼吸,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來的故事。蘇晨是如何得到那本珍貴的筆記的,成了所有人最關心的事。
“在一個周末,他領著我來到了位於不夜城長島的家。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那位華裔雷達專家,我告訴他我是4014研究所的孩子,我的父親也是一位雷達工程師,可以說我們是同行。”
“那他就直接把筆記本給你了?”劉大凱急切地問。
蘇晨苦笑了一下:“哪有這麼容易?這位專家對華夏有著深厚的感情,但他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必須保守秘密。
當我請求他分享老美最新的機載雷達技術時,他果斷拒絕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