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暴雨隻讓海州涼快了半天,翌日天氣就又熱的像狗一樣。
李牧的爸媽吃過早飯就坐通勤車去上班了,父母走後,李牧家的電話從九點開始就沒停過,打電話來的全是他的同學。
有人打電話來詢問自己高考發揮的如何;也有人吃不準理科試卷的一些題目,等不及後天估分,打電話來找李牧確認;也有高中時的鐵磁約自己晚上去網吧包夜。
鐵磁名叫趙康,是李牧的發小,和李牧住一個小區,這小區裡幾乎都是西嶺煤礦的工人,趙康的父母也不例外,兩人從穿開襠褲就一起玩,小學在子弟學校是同班,初中、高中雖然不同班,但也一直在同一所學校,少年時代關係非常要好。
不過,趙康今年高考發揮的並不好,自以為能過本科線,但沒想到差了將近二十分,他自己本想走第二誌願報的一所大專,但他父母一直心高氣傲,硬是逼著趙康複讀了一年,複讀那年趙康的叛逆心越來越重,在下半學期跟家裡大吵了一架,離家出走了。
當時正在上大學的李牧曾多次試圖聯係趙康,隻是這小子脾氣很軸,彆說李牧,連他爸媽都沒能聯係上他,隻是往後的每年過年,能接到他一個報平安的電話。
之後每年過年,也總有一個國內某地的座機打電話給李牧,地方經常換,而對方每次也隻說六個字:兄弟,新年快樂。
然後不等李牧回應,電話就會掛掉,再回過去,不是沒人接,就是公用電話亭老板。
李牧知道,打電話的是趙康,這個習慣他一直持續了十多年,但自己對他那十多年的人生卻沒有一點了解,不知道他過的是好是壞,幸不幸福。
想起他,李牧心裡便不由一陣唏噓。
趙康打電話的本意是讓李牧找好借口,晚上再去網吧,但李牧腦子裡全是《石器時代》這款當下正火的遊戲,便道:“你爸媽上班去了沒?要是也上班了,咱倆中午一起吃飯,吃完就去網吧。”
“行,那咱倆中午去吃肯德基吧,我請客。”
2001年初的時候,海州開了第一家肯德基,生意之火爆簡直不是後世能夠想象,排隊買餐的人經常排出店門口、甚至排到馬路邊,雖然經過這半年的時間,熱度降低了不少,但肯德基依舊是年輕人心目中時髦的東西。
李牧不禁勸說:“吃什麼肯德基啊,都是垃圾食品,找個飯館炒倆菜得了。”
“切!”趙康不屑的說道:“肯德基的漢堡好吃極了,康哥我一個月也舍不得吃一回,請你吃你還嫌棄?”
李牧不再堅持:“行,那就肯德基,十二點?”
“成,待會我先去你家找你。”
剛掛了趙康的電話,座機便又響了起來。
“喂。”
“李牧嗎?”
是個女聲,聲線很是優美。
“婉姐?”
“耳朵真尖!”陳婉在電話裡說道:“你家具體在哪啊?我去拜訪一下。”
李牧笑道:“我爸媽可都不在家,你一個姑娘家家,往我家裡跑合適嗎?”
“有什麼不合適的?”陳婉不滿的嘟囔:“你一個小毛孩,我這個當姐姐的去看看你難道還不合適?”
小毛孩……
李牧順手用右手拇指拉開大褲衩和內褲的鬆緊帶,低頭看了看,喃喃自語:“幾年前就已經形成戰鬥力了。”
李牧報了地址,陳婉便說:“你等著,姐騎自行車過去。”
“不開車了?”李牧話中帶著調侃。
“開你個頭,在家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