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殷商,助紂為虐,我為大國師,逆天改命
:反了他娘的,天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申公豹選擇:直接擺爛,混劇情,最差不過發配為東海分水將軍,去東海劃水摸魚,喝茶看報。
廣成大聖笑容有些僵硬,他現在隻覺得師弟申公豹佛係像西方那群禿子。
“師弟,你修行可是災劫之道啊。”
廣成大聖語重心長勸說:“封神大劫,需要你這種人才!”
你可是元始天尊欽點的人啊!
你不能擺爛,你要支棱起來啊,去封神大劫搞事情,去改變劇情啊!
一潭死水有什麼意思,隻有鮮活的鯰魚注入,才能煥發新的生機。
“師兄啊,先活著,才能降災布劫啊。”
“我隻是一個地仙,您太看得起我了。”
申公豹一臉擺爛,不是他不努力,而是封神大劫難度太高了。
這要是低配洪荒,核彈聖人,滅星戰力,古之大帝,一步十米,自己考慮一下走龍傲天的路子,到處搞事情,爭取拳打鴻鈞,腳踢佛祖,讓三清道門實現大團結,其樂融融一家人。
要是中配洪荒,給個係統,發布一下任務,他努努力也行。
結果你們是一群把封神劇情當成劇本改的變態,在這種大羅皆是天意的地獄副本,你讓我怎麼浪。
連個係統都不給,就讓我去逆天,太難了!
帝辛,姬發抱歉,咱們真不熟,我申氏薑姓,不姓姬,也不姓子。
望著申公豹逃命般的身影,廣成大聖搖搖頭,招來白鶴童子囑咐道:“你去送送申豹,告訴他兩句話。”
“一,黃帝問道於我,我傳他十六字,是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二,帝辛初登基,距離封神,尚有八會光陰。”
“是,師伯。”
白鶴童子微微一拜,化作蒼天白鶴遁去,速度不亞於金仙,須臾之後就追上了申公豹。
地仙小成的申公豹,腰配玉虛門下牌子,腳踏紫氣祥雲,一副神仙模樣,一看就知不是尋常人。
“申……”
白鶴童子喊了一聲,看了看玉虛門下的牌子,卻又頓住了,他臉上現出歡喜和淒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最終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師叔。”
一聲師叔,讓申公豹打了一個寒顫,仿佛兩人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不必多禮,咱們各論各的。”
申公豹揮揮手,慰藉道:“你侍奉天尊多年,說不定某一天就被收入門下。”
“多謝師叔吉言。”白鶴童子見申公豹態度如一,拘束感消散了大半,臉上多出一絲笑容。
但,依舊搖了搖頭,顯然不太相信自己能拜入元始天尊門下。
申公豹輕聲一歎:“元始無相,包羅萬象,誰都有機會成為元始弟子。”
隻有,連自己都不信的生靈,沒有機會。
白鶴童子苦笑一聲:“是師叔太有自信了,連燃燈老師都沒有成功拜入元始老爺門下。”
“我很自信嗎”
申公豹突然一愣,靈光一閃,似乎摸到了什麼。
白鶴童子目光詫異,認真地點點頭:“哪怕是金仙大能,見到廣成大聖也隻有請教的份,太乙境才有提問的資格。”
廣成大聖可是一位證道大羅的天意!
一個小小的地仙與廣成大聖談笑風生,論道大劫,可謂是勇氣十足。
申公豹先是一驚,而後思索,突然,靈光一閃,脫口而出:“原來如此!”
他找到了根源,還是他穿越者的傲慢在作祟。
前世他看過封神演義,總有一種上帝視角,俯視蒼生的心態。
不知不覺之間,依舊就將自己與廣成大聖擺在了一個位置,平等以對。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他真能與廣成大聖搭上話,處於同一頻道。
因為不同的時間線,代表不同的分支,衍生出不同的平行宇宙,藍星上的《封神演義》版本,代表了其中一種可能。
所謂的上帝視角,可以理解為大羅視角。
他申公豹沒有大羅修為,卻有部分大羅視角,占據部分大羅特性。
白鶴童子不解其意,隻覺得申公豹變臉極快,是一個川劇達人,隻能咳嗽一聲提醒道:“師叔,廣成大聖有話讓我傳告你。”
“什麼話”
申公豹神色一正,廣成大聖亦是天意,不會無的放矢。
白鶴童子神色一正:“廣成大聖說,黃帝問道於他,他傳道於黃帝十六字。”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十六真字,微言大義,申公豹不斷揣摩,眼眸越發明亮起來,抓住了某一個關鍵。
洪荒不是小說,不是劇本,而是一個真實的宇宙,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生靈,都有自己的想法。
這是,人心。
大羅高高在上,他們一舉一動都會影響未來,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大勢,他們就是天意。
這是,天心。
從穿越者傲慢認知的小說洪荒流,到申公豹驚恐的劇本洪荒,再到如今自己所見所聞的洪荒。
看似改變了許多,實際上沒有變化,一切都是人心變化。
人心是易,唯易不易,道心是恒,永恒不滅。
這是,道心。
廣成大聖是在告訴他,立足於天人之間,秉承道心而行,不偏不倚,這便是修行。
通曉劇情依舊是他最大的資本,不必畏之如虎。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儘矣。
參考答案,也是答案,需要靈活參考!
“求仙問卜,不如自己做主。”
申公豹低聲一語,精神氣煥然一新,道心巍巍光明,打破了見知障,看待洪荒,宇宙,眾生,乃至大羅的視角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對大羅天意充滿了敬畏,現在隻有敬意,沒有畏懼。
他再問道:“廣成師兄可還有話轉告給我”
白鶴童子如實回道:“還有一句,廣成大聖說,帝辛初登基,距離封神,尚有八會光陰。”
申公豹若有所思,然後說道:“我有一言,請童子轉達廣成師兄。”
“我已明悟,天心不可得,人心不可測,道心不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