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金仙不朽,不是說說而已,真有那種生命力,可以橫跨億萬年光陰,道心不滅,能夠坐觀宇宙變遷,滄海桑田,己身獨存。
哪怕是開天辟地,宇宙歸墟,金仙亦能存活下去,號稱一句古仙人。
某種意義上,金仙便是大多數生靈眼中的造物主,創世神,開天者,稱尊號聖,亦是等閒。
隻要不被更強大的外力殺死,金仙便可以永恒存活下。
永恒不滅,這四個字,讓金仙的命運充滿了無儘的變數。
不用像朝生暮死的生靈,一樣去爭奪,去搶劫,去火中取栗,從而喪失了自己的大道性命。
對待大道與人生,金仙可以從容幾分,即便這一次不行,下一次還有機會,即便這一量劫沒有機會,說不定下一量劫就會出現轉機。
從短生種邁向長生種是一次升華,不止是境界與力量,更是思維與三觀的變遷。
從長生種蛻變為永生,這種思想觀念的變化,比凡人成仙來得還要刺激,深遠。
天無絕人之路,對於金仙而言,一切都是值得等待的事情,需要時間達成的成就,都不算事情。
到了這一層次,便可以稱得上大羅預備役。
之後的兩條道路,太乙與大羅,用不太恰當的比喻來說,相當於大專與大學。
最早期的太乙大專,屬於大道正統,是源自太一天帝的途徑,眾生都以成為太乙神為榮耀,掌握一門專業知識,術業有專攻,在一個方向深刻研究下去。
最重要的一點,太乙畢業之後包分配,因為同太一天帝同源的緣故,天生適合神道,能勝任許多工作,直接能到天庭上崗。
在上古神道紀元,無數的生靈,無數的修士,都以證道太乙道果為榮,目標是朝著太一境界進軍,一心成神。
那時候,大羅道果是下三濫,好聽一點是山野閒人,說難聽一點就是散修,不入流的道統而已。
一直到天庭崩塌,天帝消散,紀元變遷,再加上一眾仙道大能崛起,如鴻鈞證道大羅,如三清證道大羅,如西方二聖證道大羅,如伏羲媧皇證道大羅,如昊天上帝證道大羅,如東王公西王母證道大羅,如鎮元子證道大羅……
一眾神人紛紛證道大羅,成道如趕集,瞬間將大羅境界推向風口浪尖,成為眾生心中當中的最高境界。
自此大羅境界,淩駕於太乙之上,眾生視大羅為正統。
即便不能一步登天,證道大羅,也要先考上太乙專科,然後專升本,進入大羅本科。、
實際上太乙,大羅,並不同源。
一個象征神道巔峰成就,一個象征仙道圓滿境界。
隨著神道沒落,本紀元的生靈瘋狂一般內卷,一心證道大羅,仿佛一成大羅,便魚躍龍門,天上地下無敵手。
然而,試圖證道大羅的生靈,卻忘記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乃是鴻鈞三清二聖媧皇……他們給予大羅輝煌,不是大羅給予鴻鈞三清二聖媧皇等人輝煌。
大羅這個概念強大,是因為精英全在這個境界,產生吸納效應,越是驚才豔豔的生靈越是往大羅前行,後來者一看見前賢如此,也就跟著內卷,拚命的證道大羅。
第一流的人才去證道大羅,投身仙道,剩下沒有資格證道大羅的第二流人才,隻能去證道太乙道果,也就是成神。
久而久之,大羅福利越來越多,依仗越來越強,甚至有大羅天這種利器,徹底壓過太乙境界,淩駕於太乙之上,確定了如今的仙道體係。
這般隱秘,洪荒尋常生靈不知道,但,修煉到了金仙境界的闡教弟子如何不知曉。
他們已經算得上闡教高層,即便是偌大的洪荒,偌大的闡教,滿打滿算,也不過數千尊金仙大能。
有資格去思考,是按部就班,金仙,太乙,大羅,一步步登頂。
還是跟著慈航道人,文殊道人,普賢道人,懼留孫道人,燃燈道人,在金仙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亦或者退轉境界,回到天仙領域,學習三清天尊的遠古道路,成就原汁原味的大羅天仙,站在鄙視鏈的最高層。
大羅預備役不是妄言,在元始天尊在玉虛宮躺平,十二上仙集體樂子人的氛圍中,闡教的威名全靠這些金仙傳播。
每一位都是稱尊做祖,身為一方道脈始祖的大人物,有希望開辟出玉虛宮分支的核心存在。
一尊玉虛天仙指著麒麟碑,對著一群尚未成仙的弟子,慷慨激昂道:“這是金仙,亦是前賢,你們看那三千五百六十五名,便是咱們祖師爺陽泉子的位置!”
“這是屬於咱們陽泉道派的驕傲,這也是咱們祖師爺的驕傲!”
“隻要祖師爺的姓名,在麒麟碑上一日,咱們陽泉派就是貨真價實的玉虛門人,三清正統,玄門嫡係!”
“要是祖師爺的名字挪一挪,到了那前百的位置,嘿嘿嘿……”
那尊玉虛天仙頓了頓,露出一絲笑意,邁著關子,等著弟子發問。
果不其然,一位弟子按耐不住,迫不及待問了一聲:“師叔祖,您快說會發生什麼?”
“那就意味著,祖師爺入了元始大天尊他老人家的法眼。”
玉虛天仙唏噓道:“意味著,咱們不止是玉虛正統,更是玉虛真傳,咱們就不是陽泉派,而是正兒八經的陽泉宗,是元始分支道脈之一,能與十二上仙的道統相提並論,不同於往日了。”
“好像沒有什麼變化。”
“就是,就是,名頭上的變化而已。”
幾個弟子用神識交流,暗中嘀咕幾句,從派變成宗,貌似沒有太大的問題,平平無奇的感覺。
“多嘴!”
弟子們的神識,如何瞞得過一尊天仙,陽泉派的師叔祖頓時大怒,賞賜了幾個弟子們幾個爆炒栗子,冷哼道:“門派、幫會、宗教,皆有含義,豈能亂用。”
“請師叔祖指點。”滿頭是包,險些化身佛陀的闡教門人捂著腦袋,哭喪道
“會者,積聚禾穀,大多數是因誓言彙聚而來,幫者,邦也,大多數是因利益彙聚而來。”
“故而,幫會多是魚龍混雜之輩,乃是好事者之作為,難得長久。”
“你們日後行走諸界,切莫以本派名號,加入幫會當中。”
“若是發現,必定嚴懲。”
陽泉派的師叔祖冷哼一聲,目光掃視全場,讓諸多弟子不禁一顫。
但,依舊有弟子參悟了其中的深意,找到了些許破綻。
不能用本派名號,那開小號豈不是可以。
幾個弟子目光流轉,浮想聯翩,陽泉派的師叔祖也不理會,自顧自說道:
“門者,乃是門戶之意,引申為門第、家族,以血脈傳承為根本,那蠻荒巫神,祭祀之路,便是巫門之法,源自上古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