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申公豹聽懂了,菩提道人救馬元,不是個人的恩怨情仇,純粹是為了去因果,以全三千佛陀之數,合西方大興之運。
跟馬元這個人,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單純是為了完成主線任務罷了。
完成任務之後,馬元是大魔生大佛,頓悟成道,還是墮落成魔,淪為邪道,亦或是被人殺死,全看馬元自己的選擇。
菩提道人出手一次,是看在天數的份上。
再讓菩提道人第二次出手救命,馬元得是多大的臉麵啊。
以佛門因果的世界觀來論,馬元被殺,償還因果,是一世的輪回,今生的積累,是為了來世的果位。
馬元該殺,但,不應該申公豹來殺。
善因善果,惡因惡果,應該讓馬元自己締造惡果,來反噬他,進行因果報應。
若是申公豹出手,那便是憑空增添了新的因果,牽扯進紅塵當中,惹出一係列麻煩,因殺念迷了心竅,劫氣入體。
“凡夫畏果,菩薩畏因。”
“原來我已經修行到了這一個地步。”
申公豹心中感慨一聲,不再執著於起點,而是將目光望向了終點,堪破了時光與命運,不再執著於現在,而是鎖定未來。
金仙者,當以大勢殺人,不沾因果,不入劫數。
“多謝指點。”
申公豹深深一拜,菩提道人頷首示意,緊接著又回答了幾個金仙境界修行的關鍵問題,方才帶著顫抖的馬元離去。
馬元聽到菩提道人不會再救自己之後,如同一隻鴕鳥深深埋下頭顱,收斂自己眼瞳中狠毒,不敢出聲,生怕能決定自己生死的兩人反悔。
直到菩提道人乘雲駕霧,往西方飛遁了許久,馬元才壯起了膽子,試探性問道:“老師,那申公豹與我西方無緣,為何還要給他宣教**。”
菩提道人諄諄教誨,指點迷津,道破修行路上的關鍵,這種待遇不要說記名弟子,便是嫡係的親傳弟子都未必有這個待遇。
菩提道人望了馬元一眼,淡然一笑道:“聖人者,教化也。”
“立教,便是為了教化眾生,傳播大道,無所不渡,無所不傳。”
“教化的眾生越多,教派中的弟子越多,就證明教義的正確,證明我等道路的正確。”
“大道高遠,卻又無處不在,眾生學習的越多,聖人隻是愈發的高興,看見自己的大道發光廣大。”
“修行之路,問道,尋道,求道,合道,得道,證道,無不是在追逐大道。”
“可,當你證道成功,已經擁有大道的時候,該如何修行?”
馬元頓時一愣,他隻不過是一尊天仙,連合道的門檻都沒有邁過去,怎麼會思考那麼深遠,廣大的事情。
菩提道人望著十方三世,洞察三界六道,意味深長道:“證道之後,應該當傳道。”
“已經證出自己的大道,自然要開始檢驗自己的大道,傳道於眾生,散播自己的理念,建立自己的大道藍圖,追求自己的夢想。”
“用自己的大道,去改造整個諸天萬界!”
“自己證道,不過是內證,向外傳道,教化眾生,改造宇宙,才是外證。”
“在我西方教中,這一行徑,稱之為大宏願。”
虛空震動,諸天共鳴,條條秩序法則垂落,無量祥瑞之氣湧現,化作朵朵金蓮,伴隨菩提道人而行,寶相莊嚴,功德巍巍,聲如洪鐘道:“無邊眾生誓願度,無邊煩惱誓願斷,無邊佛法誓願學,無上菩提誓願成。”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儘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馬元大為震動,清澈的眼瞳流露出大大的迷茫,雖然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善哉,善哉。”
菩提道人見狀不禁搖了搖頭,歎息一聲道:“終究是差了一點。”
作為聖人,在他眼中眾生平等,機會兩人都給了,但結果天差地彆。
馬元的根基深厚,在天仙當中出類拔萃,未來有很大希望衝刺金仙領域,甚至成道太乙,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終究沒有菩提心,修得小乘自了漢,獨覺辟支佛,可為三千佛陀之一,卻難入大乘佛法,無上正等正覺果位無緣,難成如來。
始終不如,那申公豹累劫宿慧,根行深重,一點就透,有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果。
“要廣結善緣,普度眾生。”
菩提道人微微一笑,意味深長道:“今日果,他日因,今日因,他日果。”
作為聖人已經站在了諸天萬界的巔峰,還會害怕眾生偷學嘛,不會的,聖人教主恨不得所有生靈,一切眾生都拜入自己門下,傳道諸天,獨尊一教。
教主天尊沒有絲毫隱瞞,將自己的大道經文,寫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散播至諸天萬界。
陰符經、道德經、南華真經、文始真經、黃庭經……三十文錢一本書。
心經,金剛經,楞嚴經……銘刻在石碑上,牆壁上,寶塔上,滿大街都是,生怕眾生看不見。
有術,有法,終有道。
然而,眾生癡迷於法術神通,鬥法爭強,對於大道根本不屑一顧,聖人隻是教化者,不可能按著諸天萬界眾生的頭去學,隻能歎息一聲,善哉,善哉。
對於申公豹的求問,菩提道人不僅不會厭煩,反而十分欣喜,因為金仙境界就是西方二聖所開創的境界。
深入研究地仙,那麼自然而然會走上鎮元子大仙的道路,參悟天仙玄妙,就會一點點變成三清門徒。
菩提道人不怕申公豹研究金仙境界,就怕他研究的不夠深,不夠明白。
所謂真理越辯越明,一旦深入研究一個領域,注定會被這個領域吸引。
要是某一日申公豹將金仙境界研究圓滿,大徹大悟,那麼申公豹不再是一個頂著地藏王名頭的小號,而是真正四大菩薩,大願地藏王歸位。
“善哉,善哉。”
菩提道人會心一笑,提著馬元悠悠踏上須彌山,且行且歌道:
“大覺金仙不二時,西方妙法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曆劫明心**師。”
“身出蓮花清淨台,二乘妙典法門開。玲瓏舍利超凡俗,瓔珞明珠絕世矣。”
“八德池中生紫焰,七珍妙樹長金苔。隻因東土度英俊,來遇前緣結聖胎。”
轟隆隆,
忽然,天外天響徹一道雷霆,有人高歌道:“鴻蒙初判有聲名,煉得先天聚五行。
頂上三花朝北闕,胸中五氣透南溟。群仙隊裡稱元始,玄妙門庭話未生。漫道香花隨輦轂,滄桑萬劫壽同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