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東方長樂世界,為天尊應化之世界,有璀璨光明,普照億萬宇宙海,無量大千界。
申公豹駐足一方大千界,懶洋洋地坐在玉宇瓊樓之前,靜觀庭前花開花落,閒看天上雲卷雲舒,耐心等待自家快遞上門。
趁著數螞蟻的功夫,他發覺四方寰宇,八方虛空,不止有被超度的清靈鬼魂,更有諸天萬界的陽神修士飛升至一方仙液池中,重鑄肉身,如同天人一般,背負光環,然後被一眾仙官挑選走,位列天曹。
甚至有不少天仙騎龍駕鶴,舉霞散彩,拔宅飛升,名錄仙籍。
“我隻道太乙師兄,統領青玄左府一切真仙,掌握三界救苦之事。”
申公豹略微詫異道“何時管起了飛升之事。”
好奇之下,申公豹眼疾手快,拉住了一位剛剛飛升的天仙,笑道“道友,咳咳……小友請留步。”
白雲天仙頓時打了一個寒顫,隻覺得冥冥之中有大災難臨頭,頓時大叫一聲“何方妖人壞我氣數,我是去朝拜救苦天尊的天仙,你不怕天尊怪罪嘛。”
“休要胡說八道。”申公豹咳嗽一聲,拉著天仙的手不放開,笑嗬嗬道“我也是青華中人,算得上道友,不必緊張。”
白雲天仙望著申公豹黑袍玄冠,雖是道人打扮,卻有一股說不出的威嚴,如同魔王降世一般,頓時戰戰兢兢道“前輩有話好說,休要壞了我的道果,我這三四兩的精氣神實在不值錢。”
“我乃是正經仙家,豈是域外天魔可比。”申公豹頓時氣急敗壞,一拍道冠,顯化出了慶雲與三花,垂落無比仙氣,端是寶相莊嚴,道骨仙風。
“原來是修行劫運之道的道君,這可比邪神恐怖多了。”白雲天仙見狀鬆了一口氣,心中吐槽起來,表麵卻不顯,鄭重行禮道“敢問這位截教道君尋小道何事?”
“我是闡教的。”申公豹陰沉臉色,猶如黑鍋一般,引來卷寶一陣偷笑。
“孽障!”申公豹深吸一口氣,揮手敲了一下,也不知道是在罵誰。
“啊。”白雲天仙一愣,緊接著連忙改口“小仙不識闡教道君真麵目,有罪,有罪。”
“休要貧嘴。”申公豹咳嗽一聲,正經問道“你這等天仙,飛升不去天庭,三清聖地,為何要來青華長樂界?”
“青華大帝,掌握三界救苦之事,我等自然要來長樂界,名錄仙籍。”白雲天仙錯愕問道。
“救苦之事,是超度鬼仙之流,與爾等何乾。”申公豹反問一句道“名錄仙籍不應該去紫府州扶桑大帝處嘛。”
“這魔王道人真是青華中人嘛?”白雲天仙心中嘀咕揣測,臉上卻不敢隱瞞,老老實實道“往生得道,超度成仙,在滾滾紅塵中摸爬滾打,自然是人間第一苦,天尊度化我等成仙,超脫苦海,自然是救苦。”
“所謂三界救苦,是司仙界長生、人間救苦、冥界度亡之職。”
“扶桑大帝之處,乃三河四海、九江七澤、四湖五湖的彙聚之地,是水仙與散仙的去處,非我天仙道人的仙鄉。”
“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申公豹眼眸微動,似乎想到了什麼,試探問道“下界是何年代,人間皇帝是誰?”
白雲天仙老老實實回答道“諸天萬界不一,小仙來自九州世界,乃是漢武大帝治下,受上仙東方朔點化,曆劫無數,得道飛仙。”
“原來如此。”申公豹點了點頭,心中卻翻起了滔天巨浪,自己還在殷商之世,諸天萬界卻已經有了漢武時代的飛升者。
這時序完全不同,卻也說明在封神時代救苦度難的太乙天尊,青華大帝,在未來權柄進一步擴大,朝著傳說中的東王公演化。
“可有太乙天尊相關的功法,靈圖,借我一觀。”申公豹沉吟片刻,從懷中取一枚仙丹,笑道“貧道也不白拿你的東西,這是一枚三轉仙丹,可度人成仙,增長法力。”
地仙煉一轉,天仙煉二轉,金仙三四轉,太乙五六轉,大羅七八轉。
四轉金丹,蘊含大道之力,對金仙來說,都是難得。
三轉金丹,不含道力,隻是增長法力,金仙可以隨手煉製,不過對天仙而言,卻是可望不可即的好東西,能減少十二萬年的苦修。
“多謝前輩!”
白雲天仙大喜過望,這哪裡是什麼衰神魔王,分明是自己的福神,自家的機緣造化到了。
他剛剛飛升,正是需要積攢法力,圓滿道行的時刻。
於是折騰了半天,從懷中掏出一張天仙品級的觀想圖,遞了過去。
申公豹定眼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氣,在天仙眼中這是觀想圖,可在他的眼中卻吐露出無數信息。
因為,這並非太乙天尊一人的神圖,而是三帝並立的觀想圖。
觀想神圖中,三尊天帝並立,太乙救苦天尊幫天帝拿著筆,南極長生大帝幫天帝拿著玉璽,一起輔助上帝,主宰宇宙,權衡三界,統禦萬靈。
“三清四禦,果然如此。”申公豹若有所思,喃喃一聲道“竟然如此。”
“三清四禦。”白雲天仙錯愕,下意識問道“不是三清六禦嘛?”
“是三清六禦。”申公豹搖了搖頭,沒有多說什麼,若是透露了隱秘,便是害了白雲天仙。
四禦與六禦的奧秘,除去大羅者,也隻有申公豹這般闡教二代嫡傳弟子有資格知道,不怕被人修改記憶。
紫霄治世,天庭禦下,統籌一切神仙佛聖,權柄之大,諸天共尊,統禦之廣,古來罕見。
素來有一尊二祖,三清四禦,五方五老的神號。
其中一尊是遙尊開天辟地之盤古,二祖是道祖,佛祖,三清自然是仙道三天尊,五老亦是神族五帝君,自古永恒,已是定數。
唯獨四禦之數,屢屢發生變故,常有六禦之言。
太一治世之時,天庭四帝並立,是為中央太一天帝,勾陳天皇伏羲,紫微天帝帝俊,地皇天帝女媧。
一切欣欣向榮,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竟在眼前。
但,隨著紀元更迭,仙道崛起,神道沒落,太一失蹤,鴻鈞不出,紫霄宮與天庭發生變數,帝位隨之撲朔迷離起來。
最終,一個新生的事物——輪回誕生,標誌著太古神道太一紀元終結,也象征不知道屬於誰的紀元誕生。
在太古紀元,從未有輪回這個概念,唯有神靈永恒,合法長生,萬靈眾生不是塵歸塵,土歸土,靈魂回歸大宇宙,就是落入冥土之中,陷入永恒的長眠。
往生,輪回,未來,這些概念,先天神靈是拒絕承認的,因為他們生而不朽,不需要這些東西。
隻有那些壽元短暫,天賦不足的後天生靈,才會追求累世修行,最終在某一世終極一躍,羽化飛仙,或者頓悟成佛。
也就是說,輪回是適合後天生靈的生態位,是屬於仙佛的賽道,同神靈格格不入,自然遭遇天庭的極力打壓。
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卻不代表輪回不存在,不象征萬靈的哭訴會消散,最終在一切的力量,一切的造化之下,一尊神誕生了。
祂就是後土,響應後天萬靈感召而來,應運幽冥大地之力而生,聯合了十二祖巫,建立了傳說中的巫族,掀起了浩浩蕩蕩的反天大戰,史稱巫妖大劫。
巫妖大劫這段曆史,懂得都懂,不懂的說了也不懂,其中利益牽扯太大,時光長河上麵的線索都被刪得一乾二淨,隻有當事人才明白怎麼回事。
申公豹隻能說水很深,饒是他身為闡教二代弟子,也無法探究清楚真相,隻能從元始天尊透露的隻言片語中,拚湊出一個模糊的概念。
那就是巫族,絕對不止是巫族,後土也絕對不止是後土那麼簡單。
過程無法猜測,隻有從最終的結果推測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