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十年前的世紀初曾發生過嚴峻的生態環境危機,聯邦各國政府和人民對此方麵極度重視。這進一步催生了後來的“土地還林”和“動物還林”運動,大量人口遷移出郊區,原有城鎮則種植植被、放生動物,借此恢複生態,到如今已是成果斐然。
在還林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時,還衍生過諸如“動植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之類的公益標語。
可是母親並非隻有一個孩子,今天的朋友也並非不會變成明天的敵人。
“既然已經決定踏著其他物種的肩膀上位,最後卻又聖母心發作,用寶貴的七十年全力資敵,算不算是自食苦果呢?”
但郎華其實知道的,如果沒有末世降臨,這一切都很正確。
因為人類仍會占據絕對的主導和領先地位。
因為我們已經橫行在了這顆星球上數千年,還從未有過應對不了的時刻。
但沒人能預知未來的變化,人們向來也隻是做出對當下最好的選擇。
而所有的所謂長遠眼光,在大災變麵前向來不堪一擊。
郎華隻是有些遺憾,也有些感慨。
他在想如果這些變異後的野獸,也都能成為人類的助力該有多好。
當再次確定無誤後,郎華挑了一條野獸踩出的窄路,向西南方向的秘密基地所在處,疾馳穿插而去。
這半年裡雖然郎華在不斷變化作案位置和手法,不過於一段區域裡集中獵殺了如此數量的野生動物,還是會引起環境管理局的重視。
如果會被認為是對《還林法案》的挑釁就不好了。
畢竟離郎華記憶中的末日降臨,還有足足一個月的時間。郎華可不想因為護林人隊伍的嚴加看管,而失去這樣大好的機會。
積累原始資本的時刻,最珍貴的反而就是時間。
一路上郎華避開被踩斷會發出脆響的枯枝,繞過枝葉密布的區域,在林中急速穿行。
周身環境中的黑霧若隱若現,郎華卻早已習慣了這樣的處境。
他本就來自一個黑霧遍布的世界,也更加屬於一個黑霧遍布的世界。
對於黑霧,對於末世,郎華本應恨到無以複加。但當他此刻身處於這樣的氛圍中,卻詭異地感到舒適和安心,實在是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對了,我們差點忘記了。
忘記了在末日發生前,他曾經生活在,成長在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缺衣少食,欺辱虐待。
末日之前的世界並不一定溫暖,末日之後的世界也不一定永遠黑暗。
隻要,心懷希望……
——
但他忽略掉的是——即便是在人煙稀少的城郊樹林裡,這樣的黑霧濃度也並不正常。
之前接送曉曉上下學時,女孩也曾向他抱怨過最近黑霧濃度加大,同學們都帶上了口罩之類。
不過彼時恰處郎華布局的關鍵時期,正是心境起伏不定的時候,因此也就未曾多加留意。
在郎華遠去後,樹林中重歸寂靜。
夜深了,光線漸漸隱去,一股深沉的濃黑籠罩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