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窄的房間內,站上三個人就會顯得擁擠。房間中央,楊曉曉圍著李麗萍兜兜轉轉、看來看去。
“之前郎華哥在路上提到過:能力者由於個體的特異性而產生五花八門的能力。能力產生於生物體後,就會在人感知中形成特殊的感覺。這種感覺往往和能力者產生能力的原因,即其過往的生活經曆相關聯。”
“當能力者不斷回憶起這種感覺,便可加深能力與肢體的關聯。而將能力命名,隻不過是一種最簡單的代稱方法,來源於本人對這種感應的特異理解。”
楊曉曉回憶著,突然像是反應過來了什麼。
她看向郎華:“那豈不就是說,我們可以從萍媽的能力命名上,看出她的能力屬性了?”
“確實如此。”郎華點頭。
他分析道:“冰清蓮,從命名上來看應該是以冰屬性為主,水屬性和木屬性為輔,雜糅而成的複合能力。所展現出的治療功效,應該歸結為木、水屬性的範疇。至於這個冰盾,大概便是冰屬性在防禦方麵的反映了。冰係能力用的好了,同樣有不錯的攻擊效果,隻是算不上強勢。”
最後郎華總結道:“那麼‘冰清蓮’就是主治療和防禦的冰係能力,攻擊屬性一般。至於治療屬性和防禦屬性,二者具體誰更強上一籌,還要在以後的戰鬥中再觀察一番。”
郎華話沒說滿,倒不是他謙虛,而是真的拿不準。
末世中的各式能力,品彆千奇百怪,種類紛繁蕪雜。就算是到了最後“終極一戰”的時候,也沒有人能整理出一個詳儘的清單。
他的前世記憶中,沒有過“冰清蓮”這個能力的記載。
郎華隻記得有幾個諸如“冰蓮”、“莖木蓮”的簡單能力,分彆主打的是治療和防禦功效,想來“冰清蓮”也應該大差不差。
“萍媽的能力裡居然有三種屬性的嗎?”楊曉曉擔憂道,“太雜了會不會不好?”
李麗萍聞言也看向郎華——畢竟能力覺醒關係著一個人在末世中的發展,要說她是完全不在意,絕對是假的。
而在她們意識中,郎華不知不覺間已然成為了權威一般的人物。
“萍姨的情況倒是不會。大多數能力往往品係迥異、難以搭配,甚至有的還會相互衝突,讓使用者苦不堪言。”
郎華思量道:“但在元素類能力中,水、木、土三係本就溫和,雖彼此之間涇渭分明,卻出人意料地互不乾擾,是不同品係能力完美共存的典型範例。而且冰、水雙係,本就根出同源,更是不會存在什麼乾擾問題。”
事實上,不同品係能力間的衝突和乾擾,也並非是絕對的事。
比如一位不幸覺醒冰火雙係的進化者。
體內兩種強大又互相矛盾的進化能量共存一室。不僅削減了進化者原有的能量水平,嚴重者甚至會傷害宿主的進化根基,最終造成重傷或死亡。
但反過來說,若是這個進化者有氣運、恒心和毅力,有朝一日能將兩種糾葛在一起的進化能量相互剝離。
由於原有兩個能力間針鋒相對、反應劇烈,能力共同施放時亦更加迅猛暴烈。
進化者因此獲得的實力加成,也遠非一加一等於二這麼簡單。
不過當下就把個中原委和身邊人說的這麼詳儘,還是沒有必要的。
“不衝突就好。居然是比起攻擊,更擅長防禦麼?”
楊曉曉嘟噥著,突然疑惑道:“郎華哥,我記得冰的密度不高呀,能作為防禦使用嗎?”
她回憶起一些課上講過的知識。
“不隻是冰”,郎華把腳下的冰塊踢到一邊,“是高壓冰。”
“高壓冰的密度就格外大?”楊曉曉歪歪腦袋,似是不太理解。
“這是兩個概念。”郎華搖頭。
他解釋道:“密度和硬度沒什麼必然聯係,密度表示單位體積內含有的原子或分子的質量個數,而硬度卻和原子分子的結構有關。”
“汞的密度倒是高,但常溫下的液態汞卻是沒有什麼硬度可言的。”
“說的也是。”楊曉曉點頭。
雖然他郎華自小是白丁一個,但215團士官培訓營裡,卻教授過不少實用科學的知識理論。
原因無他,數學、文學可能在末世裡確實用處不多。但作為一個合格的末世職業戰士,不從基礎理論階段充分理解災變後的新世界,卻是絕對不行的。
把實用科學、戰鬥素養、生存技能作為戰後三大一級學科,是楊老將軍的練兵理念。很多他手下的底層士兵也因此受益,其中當然也包括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