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地府閻君的三公子無恕,雲遊人間,在蜀南竹海遇到一個姑娘,此女花容月貌,知書達理,疑為天人。無恕一見傾心,與此女結成連理,居於竹海之畔翠湖,蜜甜相依。
三月後,妻得絕症,很快不治,魂歸地府。無恕痛失大好姻緣,急怒攻心,找馬先生理論,置疑宿命,一言不合,怒撞輪回鼎,有幾塊殘片飛落人間。經多方尋找仍有一塊未找回,成了地府懸案。
無恕因此獲罪,被貶無妄海……
多年後,禹州之南,一座無名小山,山上有寺廟曰覺明寺,無仙不名,香火不旺,隻有一老僧為主持,一小徒兒兼雜役堅守於此。
春暖花開,老僧召見徒兒,“戚玨,你隨為師修行十餘年,通覽佛經,知曉天下事,是時候下山見世麵了。”
戚玨施禮,“師父,我該往何處去該如何修行”
“寺後圍牆年久失修,先下山化緣,修繕寺院,也是積功德。”
戚玨穿上百納衣,手捧青瓷缽,出了寺門,拾級而下,入了陌生的花花世界。
小鎮依山傍水,清靜而繁華。街道人流絡繹,幾位彩衣姑娘青春年少,身材婀娜,撩撥少年懵懂的心房。姑娘們看見俊俏的小和尚,指指點點,嘰嘰喳喳,小和尚麵紅耳赤,低頭趕緊離開。
他鑽入小胡同,好容易平靜心情,再向前行,是一座大宅子,他忽然想起自己的使命。
他輕輕叩響漆紅大門,一會兒有仆人來開門,望見戚玨就合什回禮,“我家員外樂善好施,會款待每一個出家人。先請小師父裡麵用膳,稍後主人會親自與佛結緣。”
戚玨感激還禮,與那人進府,吃完素麵,被引領至正廳。一位中年員外正在等候。
小和尚見完禮,誦一段《平安經》,員工高興之極,讓人奉上十兩紋銀,戚玨首次化緣收獲如此豐厚,心中暗自高興。
這時,府上小公子一蹦一跳進來,手中小風車迎風飛轉,歡快至極。戚玨與他的眼神相遇,頭腦中忽然生出許多怪異的畫麵,臉色一變。
員外也注意到他的表情,問道:“小師父,您對小兒可有什麼叮囑”
戚玨稍一沉吟說道:“實不相瞞,令郎天生惡根,成年後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十八歲犯下命案,被判斬刑。您要早做打算。”
員外中年得子,愛如掌上明珠,今日被僧人詆毀,勃然大怒,“哪裡來的地痞混混,冒充出家人,信口開河,對佛大不敬。來人,給我亂棍哄了出去。”
仆人一擁而上,先搶回銀兩,一頓棍棒加拳腳,將他趕出去。
黃昏時分,戚玨返回,兩手空空,臉上身上多了幾處青瘀。
“師父,您說出家人不打誑語,我如實相告,為什麼招來災禍”
師父道:“世人趨利避害,好聽吉祥話,這是人情世故。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也是這個道理。”
“徒兒記下了!”戚玨垂首道,他忽然話題一轉:“師父,為什麼我能預知彆人的宿命,難道我是妖怪”
“看來是該告訴你實情了!”師父說道:“十六年前,為師在後山采藥,路過一個山洞,聽聞嬰兒啼哭,過去一看,是個男孩,口銜一塊漆黑之玉,所以為師給你起名戚玨。”
“啊,那塊玉現在何處”
“為師想拿開它,以手觸之,即化為黑光,融入你的身體了。”
戚玨有些沮喪,“這麼說我真的是妖怪”
“為師也不能確定。當時你裹於繈褓之中,也有可能出生後被人遺棄。”
小和尚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神情頹廢。師父道:“佛曰,萬物皆有靈,即使你是妖是魔,隻要一心向善,勤於修行,終會成正果的。”
戚玨恍惚幾日,無精打采,連續化緣幾次,都無收獲。這日,他來見師父,“我可以肯定,我就是妖怪!”
他撩開胸衣,在心房位置赫然一塊掌心大的黑色紋理,像符文,又似山間溝壑,縱橫交錯,讓人難以琢磨。
師父注視良久,不得其解,最後歎了口氣,“為師道行膚淺,根本不知所以然。你去吧,踏遍名山大川,或許有高人能解開謎團。”
臨行時,師父授它經書一本,“徒兒,這是本寺代代相傳的《無量經》孤本,據說有先輩修習頓悟,或許對你有幫助。”
戚玨背好行囊啟程,師父目光殷切,“去吧,行萬裡路,經萬千事,佛在心中,一心向善,這才是最好的修行……”
同日,慕容山莊夜色寂靜,一輪明月掛上枝頭。二聲更鼓響,一個黑影悄悄溜出房門,貓腰隱入芭蕉叢中,見四下無人,沿長廊向府門疾走。
剛行兩步,迎麵撞上一人,巍然而立,麵沉似水。
“爹爹”那人嚇了一跳,停住腳步,是一個溫婉的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