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長出一口氣,揮手驅散影壁爐的塵煙,煙霧再彙聚時,給他指出方向……
翌日清晨,姑蘇城外,客船劈波斬浪,禦風而行,船頭站著一個年輕和尚,穿粗布僧衣,身材瘦小,眉清目秀,他長相青稚,表情卻淡然老成,給人穩重滄桑的感覺。
船到碼頭,零星幾人下船,販夫走卒,行色匆匆。和尚卻不著急,麵向河水,看波光粼粼的水麵,不時有錦鯉躍出,激起一朵小小浪花。
他嘴角輕挑,露出迷一樣的表情,分不清是嗔還是笑。
靜立片刻,水麵映照金色的陽光,微風拂過,金光細碎,有一縷無形的光芒映入他的腦海,留下簡單的信息:故人。
和尚收到信息,表情卻很迷惑,“師父傳信,我是要遇到他的故人?還是我故人?是要幫他呢?還是續一麵之緣?”
無數疑惑升起,他也理不出頭緒。師父就喜歡這樣故弄玄虛,高深莫測,搞得人摸不著頭腦,回去之後,非得薅掉他一把頭發,讓他吃到苦頭,改掉這個壞毛病。
和尚想著,腦補著師父狼狽的畫麵,嘴角透出一絲壞笑。
這時,晨鐘響起,渾厚肅穆的聲音在林中回蕩,也把和尚的思緒拉回現實。他轉身入竹林,石徑九曲,直入林深處,片刻,眼前豁然開朗,一座雄偉的寺院屹立前方。
這寺院規模宏大,樓宇殿堂連成一片,光看寺門,就氣勢非凡,高三丈餘,飛簷高挑,像巨型的牌樓,黃金底色,頓顯華貴與端莊。上書牌匾“寒山寺”。
和尚闊步走來,寺門前正有幾個僧人打掃落葉,剛剛辰時,肯定不會有香客到來,來人是和尚,大家有些意外。
為首僧人趕緊迎上,“師兄,清晨造訪,不知有何事?”
和尚施禮,“我乃遊方僧人,久聞貴寺大名,特前來掛單修行,請師兄通稟。”
僧人立刻明白,真是無利不起早,大清早駕臨,原來是為了白吃白喝。他仔細打量和尚,一身粗布袈裟,連禪杖、金缽這些身份象征的東西都沒有,怎麼看也是個窮和尚。
於是沒好氣說道:“敝寺簡陋,不接受遊方僧人,師兄請回吧!”
和尚並不意外,指尖輕轉,拿出一顆鴿蛋大小的明珠,晶瑩剔透,光華奪目。
“煩勞師兄通稟,就說小僧"迷塗"前來拜訪!”
僧人眼中儘是驚訝的神色,那顆明珠,光芒璀璨,一看便知價值連城,這不起眼的和尚竟拿出如此寶物,身份肯定非同小可。
他趕緊施禮回道:“請師兄稍候,貧僧這就去稟告方丈。”
他接過明珠,轉身進了寺院。到拐角的陰暗處,毫不猶豫,將珠揣入懷中。
片刻,方丈弘言大步流星,銀須飄灑,如風而至,那傳訊的僧人緊跟其後。
“原來是迷塗大師光臨,敝寺蓬蓽生輝!”
“那裡那裡,十大名刹,高門貴院,能見到方丈是小僧的榮幸!”迷塗似笑非笑,目光不經意掃過身後僧人,如同一道電光讓其內心激顫。那僧人下意識將手伸入懷中,手指觸及卻並非明珠圓潤,粘膩如土,隨後成了一團碎屑。
方丈並未留意僧人表情,繼續說道:“江湖三大青年才俊奇人"靈道"、"迷僧"和"完人",能見其一,是老納之幸,寒山寺之幸!”
迷塗擺手,“江湖虛名,大師謬讚了!”
兩人一邊說話,一邊入寺,石階上一高一矮兩個身影漸行漸遠,隻留下幾名驚愕的僧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師兄,這小和尚什麼來頭?竟讓方丈師叔出門相迎,還如此尊敬?”
剛才通傳的僧人這才緩過神來,想想自己在高人的麵前玩花活,心中汗顏。他先從懷中掏出一把黃泥,訕訕道:“江湖新近崛起的三名青年才俊,靈道即茅山弟子妙靈,懷靈根,通天地,道法高強,前日竟退出茅山不知所終。而這迷僧則人如其名,高深莫測,行事成迷,神龍見首不見尾,據說師承仙山名刹……”
他剛一停頓,旁邊僧人就追問道:“還有那個"完人"呢?”
僧人搖頭,“我也是隻聞其名,據說是一名世家弟子,德行道法,冠絕江湖,足以比肩四大家族才俊,江湖人稱"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