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知道如今的大魏真正掌權的不是小皇帝,而是他身後垂簾聽政的太後。
那是與他們完全不一樣的存在,高高在上,是大魏最尊貴的人,他們這些平民百姓連想都不敢去想。
聽到他的話班主臉都白了,嘴唇哆嗦,“即便是,我們又能如何,打起你們的十二分精神,儘力去唱。”
在民間,其實對這位太後的評價並不是太好,多有私下說她是妖後的,先皇剛逝,她便下令先後將二皇子與五皇子監禁。
民間說法是二皇子五皇子合力爭奪皇位,沒有成功,淪為階下囚。
最後將九歲小皇子捧上皇位,為的就是穩固太後她自己的權勢,小皇帝也不過是她的傀儡。
當然這些都是民間說法。
也有小道消息傳的是,二皇子五皇子為爭奪太後反被太後力壓。
這樣的說法讓不知情者甚感荒唐,自然就更傾向於前一種說法。
無論哪種說法都不太好聽便是。
不過他們老百姓生活並沒什麼變化,甚至比以前似乎還好上些許,便也開始有人為太後說話。
不過平民百姓更要緊還是過自己的日子,這種“傳聞中的人”他們這輩子都見不到,便很快拋之腦後。
班主沒有將這份可能告訴其他人,免得他們想得多,一害怕,反而弄巧成拙。
皇宮裡有專門看唱戲的戲樓子。
是後宮一處比較僻靜的地方,上次戲班子入宮唱戲那會先皇還在世,自先皇去後這兒便擱置了。
聽聞太後“狠辣”的手段,其他先皇的妃嬪過的都小心翼翼,就怕一個不小心著了太後的眼,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自然就沒人敢叫戲班子入宮。
如今其他太妃聽說太後請了戲班子入宮,那些個悶了不知多久的心早就飛出去了。
想去,但又有幾分畏怯。
她們其實很多都沒有見過這位太後,隻是聽說過她的“手段”。
沒有被賜為先皇陪葬,留下來的,更多的是去了尼姑廟吃齋念佛,要麼去守皇陵,隻有少數生育了皇子公主的,能繼續待在皇宮享受地位和財富。
但留下也並非全是好事,日日悶在宮殿,無處打發時間,如今好不容易熱鬨了,當然就想來看看。
所以等卿卿來到戲樓子的時候,意外發現竟然還有好些人站在那,似乎在等她。
玲瓏在一旁解釋:“娘娘,她們都是先皇遺留的太妃,說是今日有戲可聽,便想來看看。”
卿卿了然,果然,覺得悶的不隻她一個。
站在眾太妃最前麵的納蘭昭雪第一時間注意到這一邊,她端正身子,微垂首,雙手交叉在身前,輕聲細語的行禮,“臣妾給太後娘娘請安,太後娘娘聖安。”
姿態端莊優雅,挑不出一絲缺點。
其餘太妃也跟隨行禮。
“都起來吧。”
聲音猶如銀珠落玉盤,清脆悅耳,並沒有為難她們,眾太妃心稍安。
納蘭昭雪起身,抬眸,便與一雙清透美麗的眸子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