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影視劇中的那種打打殺殺、時不時還搞個大爆炸的“特工”不同,實際上的特工們可都是低調做人、小心做事的。
刺激的槍戰?炫酷的爆炸?這是自己嫌自己命長啊。
情報機構的本職是搜集情報,倘若真有刺殺任務,他們一般也不會親自下場,而是會外包出去,雇傭其他人執行這個任務。
比如在墨西哥被冰鎬刺殺的列夫司機先生,就是一名被雇傭的西班牙人乾的;又比如曆史上刺殺弗拉基米爾,也是慫恿沙俄右翼分子下的手。
隻有在戰爭時期,情報機構才會親自下場,而且通常也會選擇另起灶爐,單獨設立一個特彆行動機構去做那種事——大戰期間,英國就設立了特彆行動處(e)來執行敵後破壞任務。
前段時間,突襲怒江鋼纜橋就是一次典型的失敗嘗試,儘管英國人已經做了相對充足的準備——由經手過戰鬥訓練的特工為主,在柳婉雲這一隊線人的幫助下,再聯合執行突襲任務。
在這個特種部隊尚未誕生的年代,進行這種任務也算是難為人了。
英國這樣,大明這邊亦是如此。
雖然外廠和大都督府情報處已經決心要誅殺柴國義,但究竟該怎麼做?
大家已經提出了好幾種方案,然而都在討論之後都被一個接一個的否決了。
事實上,許多特工都是文化程度很高的寶貴人才,大都督府情報處的特工們當中有近半的人是大學學曆,而他們接受的訓練是什麼呢?
反跟蹤、反監視、心理博弈、策反技巧、化妝、通信設備使用、密碼使用、語言、文化等等,他們接受的戰鬥訓練僅僅局限於手槍十公尺距離速射和匕首格鬥。
這些人豈是能用來硬碰硬的?
而現在英國人為柴國義一家子安排的彆墅處在嚴密保護下,它距離一個警察站僅有半條馬路;同時在兩個街區外,還有荷屬東印杜軍隊的軍營,那兒駐紮有一個缺額的步兵營。
這怎麼誅殺?
“這還真棘手啊。”
上午時分,情報處一個房間中,六、七個人圍坐在一張桌子旁,上邊攤著十幾張紙,對麵牆壁上掛著的畫板上也寫滿了字和記號。
有人打趣道:“講真的,要是咱們有電影裡邊一半的能耐,也犯不著如此糾結。”
旁邊正在喝茶的一人聞言差點把茶水噴出來,他咳嗽了幾聲,“咳咳…彆說一半了,就…咳…就算是兩成,咱趕明兒就能宰了那小子,然後全身而退。”
在場幾人提及的電影指的是最近在大明熱映的《錦衣衛風雲》,片長一個半小時,講述的是一個錦衣衛小旗官之家的故事。
前半段是明神宗萬曆年間,援朝之征的前夕,一隊錦衣衛喬裝打扮成商人,前往倭國搜集情報,期間少不了武打橋段。
後半段是幾十年前明哲宗治下,明日壬辰戰爭,主角是當年那個錦衣衛小旗的十幾世孫,執行的也是與先祖相同的任務,同樣不乏打打殺殺之場景。
雖然與事實不符,但是老百姓很吃這一套,誰不喜歡那精彩刺激、酣暢淋漓的打鬥場麵?
外廠和大都督府情報處的職員與特工們也在閒暇之餘組團去看了這部電影,也算是去看個熱鬨。
“保護的那般嚴密,想找出疏漏渾水摸魚不太可能,除非等時間久了,他們鬆懈了,我們才好行事。”
“常理來講那樣最好,可是要知道柴國義還掌握著不少機密事,此人必須儘快處理掉。”
柴國義並不傻,如果把自己知曉的情報全都吐出去,那他不就沒了價值?
所以為了避免被英國人早早拋棄,他自然還留了一些在肚子裡,每過一段時間透露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