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有些莫名其妙的與會要求,周長風猜測大概是海軍方麵想要詳細了解一下荷印軍的真實狀態。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以往的了解都隻局限於情報,如今有人真正與之交戰過,那肯定有參考價值。
因為是後天的事,所以不著急,先乾自己的事吧。
他打了個電話去應天兵工廠,指名道姓的請王桓安來接,等了好一會兒才從話筒中傳出熟悉的聲音。
“周長官?這一連小半個月都不見你蹤影啊,前些天還打算請你來觀摩一二的。”
“抱歉啊,前段時間有任務,去外地了。”
“無妨,我這邊申報完了那玩意,上官們都饒有興致,月初的時候就已經做好樣品了。”
“這麼快?”
“哎,隻是做的幾個樣品,又不是組建生產線。那玩意何難之有?軋幾段薄鋼板、卷板機卷成型、裡頭的罩子衝壓一下、再組裝好,一會兒工夫就成了。”
自己的構想能這麼快的由圖紙變成實物,說不高興那是假的。
“這玩意不得了啊,前天早上進行靜態測試,五十公厘的鎳錳鋼板輕鬆貫穿,我們擱鋼板後邊掛了一扇豬肉,嘖嘖,又爛又糊,都沒法吃了。”
區區50㎜自然是隨便穿,瞧不起誰呢。
周長風追問道:“最大效能呢?有沒有上一百?”
“那倒沒有,兩塊疊一起就鑽不透了,極限約莫在八十五公厘,但若是這樣,即使打穿了,後效也很差,估計弄不死人。”
實戰中最好要確保破甲深度比目標裝甲厚度大上三分之一,否則金屬射流可能沒有足夠的餘力破壞目標內部。
靜破甲深度在85㎜左右,那麼實戰情況下大概可以對4050㎜厚裝甲的載具造成有效攻擊,對付大戰前期和中期的絕大多數坦克都不在話下。
縱觀全世界,大概也隻有瑪蒂爾達ii和夏爾b1的正麵裝甲可以防禦之。
等中後期的重型坦克出現,也隻需加大戰鬥部就能對付,曆史上鐵拳60的戰鬥部裝藥可是高達800g,靜破甲深度超過140㎜。
如今的這型火箭筒戰鬥部裝藥不過400g罷了,藥型罩也隻是低效的軟鋼材質的半球形,可以說改進潛力很大。
倘若不考慮成本、良品率、易生產性的話,采用800g裝藥,藥型罩改為紫銅材質的喇叭形,靜破甲深度怕不是能接近200㎜?
當然這也隻是想想而已,一樣適合大戰的兵器必定得在易生產性和作戰效能之間做出取舍,因而核心問題就來到了老生常談的方麵——質量至上還是數量至上?
【藥型罩的效能、工藝差異】
不過就周長風看來,他覺得深諳中庸之道的明軍應該不會走極端?
他隨後和王桓安商量了個時間,等過兩天就去兵工廠參觀一下,親眼見證自己的作品。
之所以要過兩天是因為他得先去陸軍總醫院複查一下,拍個片子把把脈,而醫院在北邊、兵工廠在南邊,他不想在這大熱天的一北一南穿行半個南京城。
於是次日他便駕車去了醫院,得知骨裂的那根肋骨恢複得很好便安心地離開了。
本該自三山門出城,然而在穿過朝天宮西街的時候他忽然想到夏筱詩的家好像就在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