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人脈來說,海軍和禁軍本來就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何況當中大部分人的利益是相似或趨同的,因此他們在許多方麵的態度都保持一致。
所以就挖人這件事,許瞻洺雖然非常頭大,但是也很清楚黃泰澤和龐令啟不會為此記恨和糾纏不休。
就當欠了個人情吧,以後找機會還回去就是了。
因此在再三保證絕對不會惹禍上身之後,許瞻洺便正了正神色,要求周長風表態了。
後者點點頭,認真地說:“陸戰隊在之後的用途非常大,是個好地方,我願意去。”
當事人表示同意,這事基本上就算大功告成了。
其實本可以直接下調令的,但是如果周長風哭爹喊娘賴著不走豈不是很尷尬?所以才要先來明確當事人的態度。
“預備調令過兩日便會下發,不過在混三旅班師之前,你依然擔任原職,正式調令大抵要等到明歲。”神色如常的許瞻洺緩緩起身,交代了幾句便準備離開了。
周長風趕緊追問道:“許長官,請問在人員構成上能不能自主選擇一下啊?”
他指著手中的編製章程,一本正經地說道:“既然有一千人選自陸軍各師,那禁軍也能挑一些吧?”
許瞻洺麵不改色地問:“多少人?就你的老部下?”
拉自己人?你以為是去當軍閥呢?
老部下的比例不能太多,占個兩成頂多了,這個陸戰團有一百餘軍官,十人為佳,最多二十人。
“幾個軍官吧,士兵可能也會有一些。”周長風如是答複。
那還行,還算知道分寸。
“拉幫結派的想法絕不可有,如此逾矩之事非常忌諱。”一臉嚴肅的許瞻洺地說道:“許伱十個官、一百個兵的名額。”
草!拉幫結派?我哪會有那種想法!
滿頭黑線的周長風愣了兩秒,正色道:“職想的是和他們並肩作戰過,搭配起來更適應。”
“你自個掂量,這些日子休息歸休息,登陸有關的要領也可以學起來了。”
“是。”
學習?學個屁!
沒有人比我更懂登陸!
在這方麵,周長風自信自己絕對是這個時代的專家,二十一世紀的兩棲作戰那麼複雜,相比之下如今的兩棲作戰就顯得簡單許多了。
但這個簡單也隻是相對而言,因為以如今的技術水平,協同作戰的效率很低,也沒有精確打擊的手段,大規模登陸行動的風險和代價都非常大。
即使準備得再充分也改變不了時代的局限性,說難聽點,就是在拿人命來堆。
離開兵部官署之後,興致盎然的周長風已經在腦海中設想起了現如今的兩棲作戰改如何組織,怎麼樣才能構建出最佳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