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進行到這一步,意軍已經先後錯失了幾次扭轉戰局的機會。
不夠堅決的反擊意味著白白折損兵力和士氣,這是典型的無用功,現在他們的失敗隻是時間問題。
西南方向的71營旋即轉為進攻姿態,在布雷克的指揮下,三個連隊以前一後二的布局展開。
雖然整個進攻正麵寬度接近一公裡,但是實際可供突破的位置其實就那麼三、四處。
一時間,在這方圓幾裡的戰場上,槍炮聲、喊殺聲、爆炸聲、哀嚎聲混雜成了一曲宏大的交響樂。從天空中向下鳥瞰,隻見不時有團團硝煙迸發,而那些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則是攻防雙方的士兵。
儘管頹勢儘顯,不過意軍似乎不打算投降,他們匆忙收縮了防線,直接退回了毗鄰特茹河的地帶繼續頑抗。
事實上戰局的進展速度非常之快,從淩晨發起進攻到現在早上七點多,短短兩個多小時,意軍第79步兵團原本看似完整和堅實的駐地就已經被撕得七零八落了。
“西班牙人在做什麼?!他們是在觀看表演嗎?!”灰頭土臉的阿爾奇德中校對著副官大吼道。
後者無奈地回:“國民軍沒有足夠的渡船!他們也不敢隨意行動。不知道河流北岸有沒有敵軍,很可能已經在河流下遊或上遊秘密渡河了!”
“愚蠢!敵軍如果有那麼多兵力,他們肯定先會全力圍攻我們!”
“是,中校,我現在就要求他們立刻增援!”
“快、儘快!我們現在萬分危急!”
當下,兩輛cv33超輕型坦克和幾輛不知名的裝甲車成了國際旅最大的攔路虎,“噠噠噠”的機槍不間斷的掃射著,一邊移動一邊壓製進攻中的各連。
這些裝甲厚度不超過一厘米的意大利載具完全是皮薄餡大,但這依然不是普通步機彈能夠擊穿的,並無專業反坦克武器的進攻部隊無法有效毀傷之。
但是激動過頭了的71營仍然嘗試了兩次無謂的進攻,然而這樣激進的做法無疑是錯誤的——兩次進攻都被意軍的密集火力給瓦解,幾十名英國誌願者屍橫遍野。
身處109高地的周長風在炮隊鏡中觀看了全過程,氣得他轉身拿起了電話,對著話筒破口大罵。
“布雷克!你是不是腦子有問題?!這樣的進攻毫無意義!你是怎麼從桑赫斯特皇家軍校畢業的?!德國人的評價一點沒錯!”
所謂“德國人的評價”指的是前段時間他們在閒聊時所提到的事,克雷蒂安說他在歐戰結束前夕繳獲過一本日記本,裡邊以一名德軍中尉的視角記錄了他對英法美三國軍官的評價。
其如是道:「……進攻時的英軍既癡呆又緩慢,一點也不協調。但每一個英國士兵卻不笨拙,這或許是因為他們缺乏配合訓練……英國軍官大部分都有勇無謀,他們非常勇敢,但是缺少作為軍官應有的冷靜,這相當不合理……」
稍後,反坦克分隊才算姍姍來遲。
索羅通s181000型20㎜反坦克槍雖然名曰“槍”,但因為口徑已經達到槍炮分界線的20㎜,所以將之稱作超輕型反坦克炮也不是不行。
其全重高達45㎏,半自動射擊,發射20x105㎜穿甲彈時可以在100的距離上擊穿40㎜厚度的垂直裝甲鋼板。
四人小組兩兩分工,兩人一前一後扛槍,另兩人一人拎彈藥箱一人負責觀察。
他們在找到了合適的位置以後就將這笨重的玩意放在地上,副射手為之插上碩大的十發彈匣,主射手則奮力搖動槍身右邊的搖杆,一、二、三,足足旋轉三圈才算是上膛完畢。
顯然,為了發射如此大威力的彈藥,其複進簧的簧力恐怕要普通人用出吃奶的勁才能拉開。為了省力和方便,索羅通公司便彆出心裁的設計了這樣一個用搖杆輔助上膛的機構。
“咚!咚!”
兩發20㎜穿甲燃燒彈以每秒鐘七百多米的速度射出,精準擊中了三百多米開外的一輛cv33。
彈頭的黃銅被甲擠壓破裂變形,內部的鋼質彈芯輕鬆鑽透了正麵13㎜厚的鋼板;同時,夾雜在彈芯和被甲之間的鋁鎂顆粒受此擠壓而爆燃,隨著彈芯一起衝進了車體內部。
這發穿甲燃燒彈就這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這輛cv33的駕駛員被彈芯當場殺死,衣服也被引燃,車輛內部一團糟。
反坦克小組們接二連三的開火,那特有的洪亮槍聲幾乎響徹整個戰場。
20㎜炮彈的後效顯然要比大口徑子彈更強,那些脆弱的超輕型坦克和裝甲車就這樣被逐個打癱,一縷縷灰煙或白煙從殘骸的縫隙中鑽出。
見這些攔路虎不複存在,被壓製了許久的英國誌願者們頓時歡呼起來,旋即一個接一個地躍出了彈坑或掩體,繼續向縱深進攻。
在解決了那些裝甲目標以後,反坦克小組們也沒閒著,威力不俗的反坦克槍對付那些土木工事同樣有效,凡是開火的意軍機槍火力點都遭到了無情的攻擊。
填滿了沙土的布袋子是普通子彈力所不及的,但卻被蘊含著四萬多焦耳動能的20㎜彈頭輕而易舉的鑽透!
一個菲亞特7914重機槍小組正在拚命地射擊,副射手在專心致誌為那奇葩的彈夾供彈裝置裝上新的彈夾,但卻忽然發現機槍停火了?
他詫異地扭頭看去,卻被驚得渾身一顫——主射手的腦袋隻剩下邊幾分之一,如同被開了瓢的西瓜似的。
隨著一個接一個的火力點被消除,意軍完全失去了有效防禦的能力,節節敗退。
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說來也好笑——
因為109高地上的周長風觀察到特茹河北岸的國民軍乘著幾艘小艇前來增援,所以他命令一個迫擊炮排做好了準備,當數十名國民軍士兵剛一登上河灘,就被十幾發迫擊炮彈給炸得抱頭鼠竄。
至此,意軍第79步兵團當場崩潰,幾個連開始不由自主地向河灘那邊潰逃。
“長官!部隊失去控製了!前線單位在自發撤退!”副官頭頂的大蓋帽都是歪著的,他急切道:“我們現在就應該離開這個鬼地方!”
“命令d連再堅持十分鐘!團部準備撤離!”阿爾奇德中校知道形勢不可逆轉,便連忙組織部隊向東北方向撤退。
可是驚惶不已的士兵們大都顧不上這些了,他們把士氣高昂的國際旅上下視作洪水猛獸,因而隻是在不管不顧地狼奔豕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