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式水壓機簡單來說就是周圍沒有約束,直接放上去一塊紅熱的鍛件,然後用力施壓。通常用來鍛造大型高強度部件,比如動輒幾百噸的艦船螺旋槳的曲軸、戰列艦的炮管。
模鍛式水壓機,顧名思義有一個模具,裡邊放進胚料,然後合上模具,施加壓力以後就能把胚料壓成想要的形狀。一般適合加工重量稍小、需求數量較多的零件,例如合金鋼板、飛機部件、蒸汽輪機部件等等,因為好不容易造出來的模具不可能隻用幾次。
曆史上東瀛島國為了建造大和級戰列艦,不僅擴建船塢和船台的長度,還給造船工業添置了大量新式設備——從德國購買了一座15000噸的水壓機和三座70噸平爐來製造460㎜艦炮和優質裝甲鋼。
而德國人更為生猛,為了航空工業的擴產,製造飛機的鋁合金鍛件需求量非常大,所以他們研製了7000噸的模鍛式水壓機,接下來又建造了史無前例的一座30000噸水壓機,以及三座15000噸模鍛式水壓機。
除此之外,僅有英國在大戰之前建造了一座12000噸模鍛式水壓機,其它國家至多隻有萬噸級自由式水壓機。
以量取勝的美國人在短短幾年時間裡爆出了一百多座中、小型模鍛式水壓機,但其中最大的也不過5000噸。
那位小個子中年人歎道:“巨型壓機建造不易,耗時費力,若想提升整體工業實力,必須抓緊時日多建幾台嘍。”
幾十年前的啟元7893年,人類曆史上首台萬噸級自由式水壓機竣工於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
這種壓力巨大、施壓過程穩定、生產效率較高的壓力機器很快取代了老式的蒸汽錘,成為西方工業製造高質量的大、中型部件的關鍵設備,也是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體現。
時至今日,全世界統共隻有四十餘台大於5000噸的大型水壓機,而萬噸級水壓機則更是屈指可數。
為了擁有這一能力,大明早在三十年前就引入了首座4000噸水壓機,之後很快就掌握了4000噸及以下的自由式水壓機的自主生產能力。為了滿足需求,幾家重型機械公司陸續建造了三十餘座4000噸、2500噸、1000噸的中、小型水壓機和油壓機。
而萬噸水壓機的引入則是在至昌二十二年,工部授意官營的太平府鋼鐵廠(馬鞍山)向法國奧伯杜瓦公司訂購了一台,曆時四年建造完畢,等到萬裡迢迢運達以後投產都是二十七年了。
接下來工部上疏建言自研自造,準奏以後的工部通過多方遊說,從諮政院那兒獲取了巨額資金,財大氣粗的選擇兩條腿走路——研製的同時再訂購一台。
不過由於自身規模和產能有限的緣故,捷克斯柯達公司的交貨速度非常之慢;至昌三十二年,大明自研的“萬噸”級水壓機都已經測試完畢投產了,捷克人還在苦惱於如何把那個大家夥拆成零件運到港口裝船。
但事實上,因為當時急功近利的風氣非常普遍,渴求風頭和獎勵的研發團隊也受到了外部、內部的多重壓力。
這導致那座“萬噸”級水壓機存在諸多瑕疵,橫梁與立柱設計不合理,全功率輸出時壓力施加過程不平穩。第二次試運行就出現高壓閥門損壞的事故,高壓水激射而出,致使二死七傷。後來,人們將之修複以後繼續使用,但隻能將之限定在8000噸以內。
皇帝很不高興,認為這是嚴重的瀆職行徑,亦算變相的欺君。
所以,當年奉命督辦此事的工部右侍郎至今還在監獄中,刑期還剩兩年之久。
算上近些天剛剛投產的,時至今日,大江南北統共矗立有三座萬噸級自由式水壓機;向德國德瑪格機械公司訂購的11000噸模鍛式水壓機也已經在漢堡港裝船待發了。
作為集眾多先進技術於一身的實驗艦,龍朔號戰列艦已經驗證了諸多技術成熟、合理與否,大明海軍關於下一級戰列艦的規格要求已經大致草擬完畢。
但是新式戰列艦要搭載什麼級彆的主炮,海軍內部的分歧很大。
一派提議直接上十四寸(448㎜),但反對方認為這會使排水量大增,造價飛升,不劃算;另一派認為十三寸(416㎜)足矣,威力十足,也不好太貴;也有少部分人覺得對現有的十二寸半(400㎜)主炮稍作改進即可,性能也不弱,綜合來說性價比最高。
雖然大明海軍內部仍在撕逼,但大明的工業部門已經做足了準備,靜候甲方大爺們的要求。
十四寸都並非極限,十五寸(480㎜)主炮在理論上都是可行的。
當日,下午。
今年的中秋佳節對於周長風來說稱得上是好事連連。
或許底層百姓並不關心什麼國之重器,但是對於自身利益與國家實力綁定的肉食者們而言,這確實是值得慶賀的好消息。
也是在這一天,近十天的等待後,空軍處終於回信了。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周長風撕開信封以後抽出信紙一目十行,嘴角上揚以後長舒了一口氣。
這回信的大意差不多就是:
周長風中校,你的想法很有前瞻性,也具備詳實有效的理論論據和實戰依據。我們如今的傘兵單位裝備的輕兵器主要是半自動步槍、衝鋒槍、輕機槍。但是半自動步槍並不便於攜帶,僅憑衝鋒槍與輕機槍相搭配,中間幾百米又會出現火力空檔。中間威力彈藥以及相應的槍支似乎可以有效解決當前麵臨的問題,故而,空軍經過初步商討決定采納這個提議。
“周兄你這眉飛色舞的,咋?人家首肯了?”沐煜把報紙卷成了一個圓筒,往床上一丟,然後走了過來。
“是的,本想著實在不行就去找海軍大佬們軟磨硬泡一下,”神色輕鬆的周長風感歎道:“沒想到空軍倒是很開明啊。”
“傘兵那麼金貴,再迂腐的老頑固也得認真掂量掂量,那可不是普通的耗材。”
“……”
不過,空軍也不算是在畫大餅,顯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他們無意調改現有的生產線,表示將以官營、民營公司皆可的招標形式向大明全國兵工廠和武器公司發布要求,口徑最好與現用的二十三厘一致。
經過測試評估以後,性能最優者或其它方麵有充足優勢的設計將被采納。
因為周長風的報告中不隻是提了發射中間威力彈藥的半自動步槍,亦談及了自動步槍,空軍對之非常感興趣。
自動步槍又不是不能進行單發點射,遠了點射、近了連射,訓練有素的精銳士兵們完全可以運用得得心應手,而不是慌張的胡亂掃射浪費彈藥。
於是乎,這一種武器就可以頂替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的位置,班組戰術的靈活性也將隨之大幅度提升。
而且自動步槍的工時和造價其實與半自動步槍相差不多,裝備精銳的傘兵單位也不用太多數量,所以空軍考慮可不可以全員裝備發射中間威力彈藥的自動步槍和輕機槍。
這樣的想法不可謂不先進,在周長風看來這值得大誇特誇。
他的欣然之情消褪的很慢,直至晚飯時依舊如此。
“哎?今晚隻有桂花酒嗎?”來到食堂的周長風詫異道。
“有就不錯了,你不喝我喝。”沐煜上下打量了他一下,“你今日咋這般高興,構想被首肯了也不至於這樣吧。”
“呃……你是航空兵指揮官不懂這些,”周長風盯著他思索了幾秒,比喻道:“這就好比你提議的一種性能超乎尋常的新類型戰機被采納,你能不高興?”
“嗬,不過爾爾。”
“你小子,嘴硬?”
“咳咳,不敢不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