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魏哲早早的便起來操練武藝,正滿身大汗呢,卻見一廣額闊麵,頭裹赤幘的雄偉大漢騎馬行來。
見此情形,魏哲雖不知來意但還是上前行禮:“見過孫司馬!”
說實在的,對於孫堅的忽然造訪魏哲完全沒有半點預料。
彆看他眼下領一曲義從,平日裡麾下也都以軍侯相稱,但那隻是權宜而已。
實際上這次隻要是自帶部曲投軍的義從首領都會被假授軍職,以便指揮。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他隻是個白身。
孫堅卻不同,他這個彆部司馬可是秩比千石,貨真價實的官身。
而當一行人進入帳中之後,麵對魏哲那疑惑的眼神,卻見孫堅嗬嗬一笑道:“再過些時日大軍便要開拔前往汝南了,不知魏軍侯有何打算?”
話說波才雖在長社城外被皇甫嵩與曹操、朱儁夾擊,大潰而逃,但卻並未就此消散。
在離開長社縣後他便率領潁川黃巾殘部與汝南黃巾渠帥彭脫彙合,抱團取暖。
這些消息在軍中不是秘密,於是魏哲沒有多想,中規中矩道:“某隻求為國效力,儘早平定黃巾,並無其他打算。”
孫堅聞言眼前一亮,乾脆道:“哦~那不如過來幫我如何?”
隻見孫堅一臉欣賞得看著魏哲撫須讚道:“假軍侯如何比得了真軍侯!君有領兵之才,屈居義從可惜了,不如隨我征戰,於疆場上覓個富貴!”
孫堅這突如其來的招攬,一時還真讓魏哲有些猝不及防。
但不得不承認,他開出的價碼還是很有誠意的。
按漢製,五人為伍,設伍長;兩伍為什,設什長;五什為隊,設隊率;兩隊為屯,設屯長;兩屯為曲,設軍侯;五曲為部,設司馬。
所以軍侯的位置,屬於貨真價實的左膀右臂。
而且魏哲也清楚孫堅有實力能讓他從義從轉為正卒。
要知道三個月前孫堅也不過隻是一個秩比三百石的縣丞而已,是右中郎將朱儁賞識他,特意征召其入軍,並且一路舉薦才將他推到了彆部司馬的位置上。
有朱儁這樣的舉主在,孫堅在軍中的前途自然是一片光明。
也就是孫堅起勢未久,班底草創,否則魏哲還未必能遇到這種機會。
然而在略作沉吟之後魏哲還是拒絕了。
“多謝司馬抬愛!”隻見魏哲先是朝孫堅一揖,而後輕歎道:“然義從者,以義相從也。自某投軍後皇甫將軍與傅司馬便多有照顧,誠不敢負義,還望司馬見諒!”
此言一出孫堅頓時語塞,本想再加點價碼誘惑的話也說不出口了。
沒辦法,作為武人他最欣賞的就是魏哲這種既勇武又忠義的人了。
即便他認為皇甫嵩可能都不知道麾下有魏哲這麼一號人,但依舊尊重魏哲的選擇。
不過想了想他還是從腰間扯下一枚玉玨丟給魏哲。
“日後倘若遇到難事,可來壽春縣尋我!”
說罷他便笑著拍了拍魏哲的肩膀,乾淨利落的轉身離去。
片刻後,看著孫堅離去的背影,帳篷外太史慈終於忍不住問道:“孫司馬既誠心相邀,兄長何不答應他?”
然而魏哲聞言卻隻是輕輕一歎,並未再說什麼。
不是魏哲不想解釋,而是實在沒法解釋。
彆看朱儁現在貌似和皇甫嵩平起平坐,在軍中位高權重,可明年他就會因母喪丁憂。
所以孫堅現在最大的靠山其實隻是水中月鏡中花而已。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接下來盧植會被宦官所誣,導致北路軍臨時換帥。
倘若魏哲選擇依附孫堅,那麼接下來就隻能在汝南平亂,錯過冀州的決戰了。
……
且不說孫堅招攬魏哲失敗後,如何在義從軍中搜羅豪傑,充實部曲。
長社城外的漢軍大營經過兩日的修整後,也終於再次開拔了。
魏哲所部義從自然也按照先前慣例隨皇甫嵩的左軍一同行動。
不過在臨行前魏哲卻喚來了一名身材魁梧的疤臉大漢,囑咐道:“伯彥,將這壺酒送到城西,告訴誌才,待大軍凱旋後我再與他痛飲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