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聽罷頓時便明白天子所想,當即滿臉堆笑道:“陛下放心,臣這就去辦!”
……
半月後,帶方縣。
隻見一名麵白無須的小黃門聲音洪亮的宣讀著詔書:
“……授魏哲為樂浪太守,秩二千石,銀印青綬;太史慈為海東屬國都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戲誌才為帶方令,秩六百石,銅印黑綬;元駿為樂浪長史,秩六百石,銅印黑綬……”
隻聽得一係列的名字出現,甚至連乞伏翔和俟斤德兩人的名字都有。
這兩人被封為歸義侯,還被要求入京舉行獻俘儀式。
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兩人那叫一個喜笑顏開。
歸義侯怎麼了?名號再寒磣那也是大漢的爵位。
實際上如果不是此事獲得了天子歡心,就憑他們倆還真不夠格。
相比於這兩個沒出息的,魏哲就要冷靜多了。
怎麼說呢,朝堂的處置總體上並沒有出乎他的預料。
譬如像遼東屬國一般,以穢貊二十八城為海東屬國,羈縻控製穢貊東夷。
這種處置確實是當前最合適的法子。
真正讓魏哲奇怪的,其實是詔書裡麵的諸多任命。
魏哲本以為朝堂會讓他來當這個海東屬國都尉,畢竟穢貊之地是他打下來的,讓他當第一任都尉也方便控製東夷。
可這詔書中竟然封他為樂浪太守,直接讓他一步到位成了真兩千石。
這……如果不是確定自家在朝中沒有靠山,他真懷疑是哪位大佬在幫他。
至於任命太史慈為海東屬國都尉,那就更超乎他所料了。
要知道太史慈可是帶方縣丞,明麵上就是魏哲的人。
朝堂如此處理,難道就不怕他借太史慈的手繼續控製海東屬國嗎?
另外讓他來當樂浪太守,那原來的張府君呢?
帶著諸多疑問,魏哲在領完詔書後當即將小黃門請到內院招待起來。
魏哲沒有什麼政治潔癖,在送出十金作為見麵禮後便拱手抱歉道:
“中使,還請休息一二,這赴任錢且容我籌備幾日。”
話說在當今天子劉宏的治理下,這當官可不是有任命就行的。
因為這位天子在賣官鬻爵方麵可是專業的。
自關內侯以下至光祿勳下屬虎賁、羽林等職位,價格都各不相同。並且地方官的價格比朝官高一倍,因為地方官有實權,能夠撈取更多的油水。縣官的價格則根據縣的貧富程度有所不同,富庶的縣價格較高,貧窮的縣價格較低。
也就是帶方縣這種賣都賣不出去的窮地方才會便宜魏哲。
至於像兩千石這種郡守,買官錢更是高達兩千萬錢。
按照當下一金萬錢的官方標準來算,也就是需要兩千金。
有時候天子還會根據買官者家財多少靈活波動,甚至暗標拍賣。
可以說這位如果沒當皇帝,估計也會是一個富商巨賈。
最關鍵的是,即便是正常晉升也需要給天子交錢,隻不過少點罷了。
甚至這種消息在官場上已經形成了一種潛規則。
按照魏哲的了解,升任太守所需赴任錢應該是二百金才對。
他先前是按照海東屬國都尉的標準籌備的,眼下自然還有些欠缺。
然而讓他意外的是,這位小黃門竟然擺了擺手道:“莫急莫急,赴任錢就免了罷,倒是另一樁事需要魏府君多用心!”
說罷便見此人麵色嚴肅的附耳與魏哲低聲交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