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增地城也與城外的漢軍大營相互照應。
時不時就有城內義兵隨機從四門之一出去突襲,雖然每次傷亡都不大,但卻擾的高句麗大軍不厭其煩。
高男武大怒之下想要先解決增地城,但看了看城頭還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畢竟相比於縣城,還是木寨要好打一點。
而且真要是將重心放在攻打增地城上麵,高男武相信魏哲會讓他更頭疼。
於是在幾番攻城無果之後,眼見天色漸黑,高男武隻能無奈收兵。
“明日,先驅漢民蟻附,爾等以此輩為盾,再伺機奪城。”
當晚,高句麗大營,隻見高男武如此聲色俱厲道。
然而次日依舊攻城未果。
一連數日,皆是如此。
隨著死傷的士卒越來越多,高男武的臉色也變得越來越難看。
如果不是漢軍大營看起來已經岌岌可危、一擊可下,他估計都放棄了。
而高延優、高發歧則越跑越遠,原先還有些警惕的兩人眼下已經徹底視樂浪諸縣為無物。
……
翌日,列水河畔,
隻見數日前還不可一世的高延優、高發歧兩人此刻卻惶惶如喪家之犬。
話說高延優、高發歧出發時本都誌得意滿的想著再接再厲。
甚至為了避免對方使壞搗亂,兩人還各自選了不同的目標。
高延優掠邯城、高發歧寇駟望縣。
不得不說,這兩人的主意想得倒是挺美的。
然而無論是高延優還是高發歧,這回都翻車了。
從諸營軍屯召集來三千騎兵後,公孫昭便立刻北上準備截斷高句麗人糧道。
但未成想糧道未斷就先遇到兩支四下劫掠的賊軍。
待斥候報知之後,公孫昭二話沒說便做出決斷。
沒得說,乾他娘的!
與此同時,戲誌才亦帶著三千帶方屯兵來援。
如果不是軍屯老兵就這麼些了,剩下的都是些純粹的農夫,他帶的人更多。
故此無論是邯城外的高延優,還是駟望縣外的高發歧都完蛋了。
在戲誌才與公孫昭的聯手下,沒有任何意外的就被全殲了。
甚至如果不是戲誌才見高延優、高發歧貌似身份貴重,下令生擒,兩人恐怕都不可能活過第一波攻擊。
然而即便如此,當高延優、高發歧在荒野中相遇時彼此也隻剩下三兩騎兵。
先前他們擄掠漢民的時候有多麼不可一世,此刻就有多驚慌。
當看見對方如此狼狽的模樣,本來互為仇敵的兄弟倆頓時抱頭痛哭。
不過年長的高發歧很快便回過神來,立刻竄上馬去,一溜煙的跑遠了。
高延優見狀頓時一邊破口大罵,一邊忙不迭的追了上去。
然而還未等兩人跑出幾裡地,便又齊齊都落在公孫昭手中!
……
次日,增地縣外。
當魏哲從醫廬中出來後,臉上自信的笑容頓時不見。
一想到醫廬中滿滿的傷兵,魏哲亦是壓力巨大。
沒辦法,一連數日的交戰,漢軍這邊也是傷亡不斷。
麵對這樣憋屈的情況,營中眾將幾乎日日請戰。
他們寧願在沙場上戰死,也不願意這麼窩囊的憋死。
但是魏哲卻始終不允,問就是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