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在工地內,臨時的會議室中,商討案情。
陳功把監控拍攝到,王秀玉最後出現的地點在鬆江大橋附近的線索,說了出來,還提到了那隻拉杆箱。
“我進過黃凱的工房,找到了那隻拉杆箱。”
“在拉杆箱裡,發現了一根酒紅色的頭發,懷疑是王秀玉所留。”
“可能,王秀玉死後,她的屍體被裝進了拉杆箱裡。”陳功這樣說道。
還把肉眼觀察到,箱子前後,重量不一的事,說了一遍。
董大軍一隻手摸著鼻子,質疑道:“拉杆箱是黃凱的,王秀玉是黃凱的老婆,他們之前生活在一起,有一根頭發不小心掉進拉杆箱裡,也屬正常。”
“而且陳功,有一點,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假如黃凱在鬆江大橋附近,殺了王秀玉,為什麼不就地掩埋,亦或是拋屍進河裡,這樣豈不是更省事?”
“要是屍體,真被裝進拉杆箱,又重新帶回了建築工地,那黃凱的目的是什麼?”
“都把人殺了,難道還舍不得屍體?”董大軍覺得拉杆箱藏屍,並帶回的猜想,並不切合實際。
趙文龍也讚同了董大軍的說法,不過他提到了一點。
“我不想質疑陳功的推斷,但是,毫無疑問的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鬆江大橋附近,該是殺人或是王秀玉失蹤的第一現場。”
“至於說屍首或人的去向,要先對第一現場勘察後,才能得出結論。”
四人點點頭,都讚同了趙文龍的說法,很快,他們便驅車,趕到了鬆江大橋附近。在橋下搜尋線索時,遇到了幾個釣魚的人。
當劉彬拿出黃凱的照片時,其中一個釣魚人,認出了黃凱。
“這人我認識,時常到鬆江大橋這邊釣魚。”
“不過,我們大都白天釣魚,這人喜歡晚上。”
這個釣魚人個子不高,身穿汗衫,頭上戴著一頂遮陽帽,指了指橋下的方向,道:“照片上那人,我記得好像姓黃,叫什麼我不知道。”
“他平常喜歡到那邊釣魚身邊帶著一個拉杆箱,用來裝漁具和魚,還挺顯眼的。”可能是趙文龍和董大軍穿警服的緣故,這個釣魚人很是拘謹。
四人對視一眼,便朝那邊走了過去,但很可惜,對橋下附近的地點,進行勘察,並沒有什麼大的發現。
於是以橋下為分界點,董大軍和劉彬一組,陳功和趙文龍一組,擴大尋找範圍,這麼分組的原因,還是礙於陳功和劉彬新人的身份,在警察隊伍中,這種老帶新、傳幫帶的傳統一直都在。
直到快天黑前,陳功和趙文龍這邊,終於是有了發現。
尋找的過程中,陳功施展了望氣術,雖說沒有發現屍氣,或是彆的,但是眼力卻著實很好使,在一片矮樹叢中,陳功發現了填埋不久的土層,完整的鞋底印記,以及拉杆箱拖拽的痕跡。
趙文龍拿出手機,找到從韓立三被害的地下室,提取到的那枚鞋印印記,與地上的鞋印印記作比對,42碼的鞋子,印記完全吻合。
“陳功,你的眼力還真是了得,這地我之前找了兩遍,都沒發現什麼異常。”
“你在這邊轉了一遍,就有了發現。”趙文龍入警七年,在二組深得黃小蕾的重用,此時看陳功的眼神極為欣賞。
陳功笑笑道:“還成!運氣好罷了。”
這時,劉彬和董大軍聽到招呼聲,也趕了過來。
劉彬道:“這可不是運氣好,是我陳哥的眼力非常敏銳,之前的人販子案,就是陳哥一眼,察覺出了那個抱孩子女人有問題,這才一舉破獲了那個拐騙勞工,販賣小孩的案件。”
“沒錯!個人三等功,可不是誰想獲得,就能獲得的。”董大軍讚許道,“何況,小陳還是個新人,這就更難得了。”
看來陳功破獲人販子案,會被授予三等功的事,已經在組裡傳開了。
可這麼誇人,真的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