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活埋?這是什麼電影?”
“《活埋》是一部新電影,正在聯合劇院、格羅夫購物中心影院等地熱映,著名電影評論威爾羅傑昨天在《好萊塢報道者》上強烈推薦了這部電影,你看過就知道。”
“好的先生,你提供的線索很有價值,請留下您的聯係方式,在我們確認新聞線索後,會為你申報相應的獎勵。”
“不用,我是《洛杉磯時報》的忠實讀者,為報紙提供線索是我的樂趣,希望這條線索對你們有用。”
“好的先生,再次感謝你對我們報社工作的支持。”
“不客氣!”
掛上電話,林克重新回到電影院裡坐鎮。
今天周末,購物中心客流量增加,來看電影的人也在增加,不過增加的不多,平均每個小時大約有五六十人進去看電影。
第二天下午《活埋》上映第三日票房成績出爐,伯班克聯合劇院這邊共賣出704張電影票,收入5632美元,剛過最低保障線。
首映三天累計賣出1506張電影票,票房收入1.21萬美元。
日均票房數據仍低於藝術電影的平均線。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格羅夫購物中心電影院首映三天,共賣出1821張電影票,票房收入1.45萬美元。
這個數據在同期電影裡排倒數三。
傑羅姆·普雷斯頓和老梅森問他要不要繼續上映,到工作日票房成績會變得非常差,繼續堅持下去,日子也更加難熬。
現在懸崖勒馬,還能回一點本。
林克搖搖頭,都已經梭哈了,哪能輕易收回來。
周一購物中心客流量驟減,來電影院看電影的人也大幅減少。
對同期上映的幾部商業電影來說,影響極大,跌幅都在60以上,下午四點以前幾乎沒人來。
但對《活埋》來說,影響不大。
原因是在過去三天《活埋》上座率很低,不到40。
而在這兩天,隨著《活埋》上映,口碑慢慢發酵,觀看的人數越來越多,媒體上關於《活埋》的影評和討論,漸漸增加。
在周二上午《洛杉磯時報》在一篇關於吹牛老爹的新聞中提到林克,以及電影《活埋》,也為這部電影增加了一些曝光率。
周一,《活埋》在聯合劇院賣出512張票,收入4096美元,這個成績雖然比周末低一截,但遠遠高於預期,也比同期的幾部藝術電影日均票房成績高。
而在格羅夫購物中心那邊,由於三天時間已到,影院有其他安排,《活埋》在那邊結束放映。
傑羅姆·普雷斯頓將首映65票房收入交給林克,隻留下35人工費。
林克入賬近1萬美元。
拿到錢後,他找到《好萊塢報道者》,在電影版買下一塊豆腐塊大小的版麵,繼續宣傳《活埋》。
周二,受到媒體宣傳的影響,《活埋》在聯合劇院賣出749張電影票。
在下午的時候,《洛杉磯時報》記者來到電影院采訪林克,詢問與吹牛老爹衝突的事。
林克聲稱對說唱音樂不了解,當時並不知道幾人是明星,後來看到新聞才知道,同時對b.i.g的歧視言論感到遺憾,對吹牛老爹願意代替b.i.g道歉的做法表示讚賞。
在采訪時,林克也主動聊了些新電影《活埋》的情況。
當時他說了很多,可惜在第二天報道時,《洛杉磯時報》隻提了一句《活埋》電影的事,其他的都是關於他回答記者問題的話。
周三,《活埋》在聯合劇院賣出806張電影票,銷售額達到6400多美元,第一次超過6000美元,也穩穩跨過5000美元最低保障線。
“怎麼可能?工作日期間《活埋》票房怎麼會不跌反漲?”
威廉·梅森看著手上的票房數據,瘦削的臉上露出意外的表情。
“很正常!我這部電影質量很高,很多人看過之後,會主動向周圍的人推薦,一人推薦幾個,口碑慢慢發酵,看電影的人自然也會越來越多。”
“這也不可能,你這部電影比較冷門,劇情也有些單調,以及你這個亞裔麵孔,能接受這種電影的人大都是看電影比較多的人,年輕人沒那個耐心。”
“也不一定,或許我有觀眾緣。”
“按照當前的成績,在接下來的兩天裡,如果《活埋》能繼續保持6000美元以上的收入,我可以向院線總部申請,繼續在電影院裡放映《活埋》。”
“威廉,太感謝你了。”
“我說的是如果,如果周四周五票房收入超過6000美元,我可以幫你申請,低於這個數據,申請也不會通過,所以你最好向上帝祈禱,未來兩天的票房數據不會暴跌。”
“好吧,上帝保佑。”
林克在胸口畫了個十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