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麥克斯·布魯門特爾放下筆問道。
“是的,你沒有通過我的報告,給出的意見是過時了,沒有人會感興趣。”
托馬斯·米勒聳聳肩膀。
“那份報告還在嗎?”
“當然在,那可是我在康涅狄格州調查了兩周時間才寫出來的報告,怎麼可能會丟掉。”
“很好,你把那份調查報告重新整理出來,分成三到五篇社會新聞,未來幾天我們會在報紙上連載。”
“真的?為什麼突然又要在報紙上連載,我能知道原因嗎?”
“你不需要知道為什麼,你隻需要知道你這個月會拿到一筆可觀的獎金。”
“哈哈,太棒了,我喜歡獎金,我現在就去整理調查報告。”
托馬斯·米勒開心地向主編告辭,關上房門,一路哼著歌來到格子間修改稿件。
叮鈴鈴鈴~
桌上的電話響起來,托馬斯·米勒接通電話。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打電話的人是《洛杉磯時報》娛樂版記者艾爾·西蒙斯,一個想出名想瘋了的年輕記者,他們在theedison酒吧喝過幾次酒。
“上午好,艾爾,有什麼事?”
“上午好托馬斯,我聽說你手裡有很多靈異事件的調查報告,能不能共享幾份,我可以花錢買,50美元一份怎麼樣?”
“靈異事件?”
托馬斯·米勒看了看手裡的調查報告,忽然覺得眼前的事情有些‘靈異’。
幾分鐘前他被主編叫去改寫‘康涅狄格鬼屋事件’的報道,現在艾爾·西蒙斯突然打電話過來,找他買這類稿件。
這裡麵必定有問題。
“我這裡是有很多靈異故事,隻是你要這些東西乾什麼?”
“這是上麵安排下來的任務,要我們這幾天撰寫幾篇靈異事件新聞,見鬼,我是娛樂版塊記者,不是寫鬼故事的作家,這個時候讓我去哪找鬼故事?我聽說你在這方麵有很深的研究,也有很多積累,所以我打電話找你幫忙。”
“這樣嗎?”
托馬斯·米勒摸了摸下巴,“很抱歉艾爾,我恐怕幫不到你。”
“托馬斯,你手上沒有這類稿件嗎?”
艾爾·西蒙斯失望地問道。
“有,隻是剛剛查理和邁克爾幾個也打來電話問我要這類稿件,我手裡的這些靈異事件報告恐怕不夠分。”
“100美元,周末我請你喝酒,好吧,再加上一張維納斯脫衣舞俱樂部的門票,托馬斯老兄,幫幫忙。”
艾爾·西蒙斯激動地說道。
“e,好吧,看在朋友的份上,我再翻翻家裡的存稿,有沒有多餘的稿件,明天我給你消息。”
“ok,我等你的好消息。”
“再見艾爾!”
掛上電話,托馬斯·米勒得意地笑了笑,繼續修改稿件。
叮鈴鈴鈴!
沒等他把稿件修改完,《舊金山紀事報》記者查理·芒格打來電話,也提出與艾爾·西蒙斯同樣的要求。
托馬斯·米勒也用同樣的理由推脫。
查理·芒格提出用150美元買下他的稿件。
托馬斯·米勒很‘為難’地答應下來。
托馬斯喜歡追蹤靈異事件。
隻是這類稿件的讀者不多,報道出來無法提升報紙的銷量,報社也不太樂意報道這些新聞。
每次報社沒有好的新聞可以報道時,才會把這類稿子拿來當作填充物。
而今天不同,不僅主編主動找到他要稿件,圈裡很多同事也來找他買稿件。
他這個原本在報社裡坐冷板凳的人忽然變成香餑餑。
根據這些異常,他猜測可能有人要用這些靈異類新聞做營銷,引導輿論風向,以此來推出某個產品,譬如電影、恐怖小說,或者某個靈異博物館開業等。
不管是什麼原因,這對他來說都是好消息,他準備把手裡積攢的稿件在這段時間全部發散出去,換成實實在在的好處。
他也相信憑借手上這些靈異故事,引起更多人對靈異事件的關注,也許還能借機大火一把。
托馬斯·米勒看著手裡的稿件,滿意地點點頭,起身走向主編辦公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