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女巫布萊爾》第三周票房出爐時,又有事發生了。
《洛杉磯時報》在新一期報紙上,刊登了一篇深度調查文章。
標題是‘認知差異如何導致《女巫布萊爾》口碑票房兩極分化’。
文章指出,該報記者在調查過2000名《女巫布萊爾》的觀眾後,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
在《女巫》的觀眾裡,96的人受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下,其中很多是未接受過教育的人。
在這些人相信世界上有幽靈、女巫、吸血鬼、海底怪物、蝙蝠男孩等奇異事物,平時在社交中,也會經常聊起這類事物。
《女巫布萊爾》對他們來說是一部揭露世界真相的紀錄片,而不是電影。
這也是他們喜歡《女巫布萊爾》的原因。
而不喜歡這部電影的觀眾,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
大部分擁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曆,也有受教育水平不高,但看過的電影比較多,平均每年5部以上,以文藝類電影為主。
根據這個調查,《洛杉磯時報》得出結論——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女巫布萊爾》的支持者和反對者,與受教育水平關係極為密切。
受教育水平低的人,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偏高,而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看過《女巫布萊爾》後對電影評價普遍偏低。
此外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很難被說服,即使被告知《女巫》是個騙局,仍然會去影院觀看。
《洛杉磯時報》認為當前《女巫》票房很高,但影評人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觀眾與影評人受教育水平不同,認知和審美上存在巨大差異。
這個情況與《鬼影實錄》極為相似。
兩部電影都將普通觀眾當作目標群體,這也是電影大賣的主要原因。
《洛杉磯時報》文章發行後,在好萊塢引起熱議。
有的認為這種調查很有意義,也有人看到這篇調查文章後,勃然大怒。
“越是受教育水平低的人,對這部電影的評價越高?這是什麼鬼評價。”
“法克,誰規定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就不能喜歡這種電影?”
“洛杉磯時報的調查全都是狗屎。”
看到《洛杉磯時報》的分析,小羅伯特·唐尼、理查基爾、達斯汀·霍夫曼等人氣得咬牙切齒。
他們曾在媒體上公開稱讚這部電影,說這部電影如何如何精彩有趣,認為電影不好的人沒有看懂。
現在這個狗屁報紙說學曆低的人更喜歡《女巫布萊爾》,學曆越低,對電影評價越高。
這無異於當麵罵他們沒文化。
太尷尬了。
身為一個公眾人物,沒什麼比親口承認自己沒文化更叫人尷尬了。
這讓他們以後怎麼麵對那些仰慕他們崇拜他們的粉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