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你糊塗啊,我們是獨立電影導演,怎麼能給七大影業拍電影?還拍攝《蝙蝠俠》這種標準的商業電影?這絕不是一個好主意,我勸你最好放棄這個項目。”
昆汀言語激烈地說道。
獨立電影在廣義範圍內指的是區彆於該國主流電影體係之外的電影。
美國主流電影體係是七大影業,七大影業的電影完全瞄準市場,期望獲得最大的利潤。
這種運作模式會為電影事業發展帶來的大量資金,但也限製了電影創作者的發揮空間,讓所有人朝‘錢’看。
一些電影人為了擺脫大製片廠的控製,自籌資金,自編自導,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拍電影,這類電影也被稱為‘獨立電影’。
林克的電影裡,《活埋》《女巫布萊爾》《蝴蝶效應》屬於獨立電影類型,其他幾部電影的類型偏主流,屬於主流商業片。
這也是他在成為著名導演後,遭到媒體攻擊的一個點。
媒體認為他為了迎合市場,放棄了個人風格,身上充滿銅臭味,上次在參加‘比利說電影’訪談時,也談起這個問題,當時他的解釋說太窮了,彆無選擇。
現在他宣布執導《蝙蝠俠》這種標準的商業電影,無異於徹底變成一名商業片導演。
林克不在意這種轉變。
真正頂級的導演隻拍好電影,而不在乎電影是主流還是非主流,譬如詹姆斯·卡梅隆、斯皮爾伯格、雷德利·斯科特導演,他們在電影裡將藝術性和商業性完美融合,票房口碑雙豐收。
林克也正在努力成為這種導演,所以不在意那些外在的標簽。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我原本也沒想打算接,隻是華納影業給的片酬太高,我推脫不掉。”
林克說道。
“哦,華納影業給你多少片酬?”
“差不多3000萬美元。”
“多少?!!!3000萬?你拍一部戲要3000萬美元?”
昆汀的聲音太尖銳,有些破音。
“是的,他們給的太多,我沒辦法拒絕。”
林克笑道。
電話那端沉默了幾秒。
“林克,我依然不認為這是個好主意,你身價十多億,一點也不缺錢,沒有必要為了區區3000萬美元去拍那種電影,這樣做就像是奧斯卡影帝去聖費爾南多穀拍攝情色電影一樣,太墮落了。”
在說到‘僅僅3000萬美元’時,昆汀幾乎咬牙切齒。
“昆汀,有一點你說錯了,我雖然有些錢,但也缺錢,你知道的,我女朋友有很多,每年給她們買禮物就要花掉五六百萬美元,我不想辦法多賺些錢,隻憑手上那十多億也不夠花。”
“原來你接這種電影是為了女人?林克,你真是太叫人失望了。”
“好吧,是有一點,你的新電影準備得怎麼樣?”
聊了幾句,林克掛上電話,繼續寫寫畫畫。
隻是過了沒幾分鐘,助理安妮又提醒他有電話打過來,妮可基德曼女士有事找他。
林克讓安妮把電話轉過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