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在場的,哪個不是家大業大,養著一幫人。
去養外人,那不吃飽了撐的?
這不,沒有一個人敢應的。
李玄明道:“魏嬰這個辦法不錯,現在是非常時期,大家能幫一點是一點。
長卿,你做個表率。
大家也響應響應。
另外,看看下麵有哪些州府,縣城願意接納流民的,這幾天做個統計。”
獨孤信無奈,皇帝的意思很明顯了,先做表率,才會考慮獨孤銳的提議。
他想了想,慎重說道:“微臣已經捐了很多糧食布帛,也收了一些流民,眼下最多再收二十人!
若是再多,全家都要餓肚子。“
眾人都鬆了口氣。
獨孤信作為第一功臣,也才收二十人。
他們隻能少不能多。
隨後,一眾郡王,國公,全都出來表率,人數均是二十人。
這個數字,不多也不少,不會傷筋動骨。
隻能說獨孤信老謀深算,很會做人。
而其餘的勳爵,臣子,都是十餘人,要麼人。
這也是好事,能光明正大的蓄仆。
一圈下來,倒也解決了一兩千個流民。
李玄明心裡好受了一點,但不多。
收留的流民,還不如進來的多。
正如獨孤銳所言,冬天才是殘酷考驗,一旦賑濟不及時,必將招致流民大量死亡。
“可還有本奏?”李玄明掃視眾人一眼,“沒有就散朝。”
李玄明也不給他們繼續上奏的機會,而是召集獨孤信等心腹大臣來到觀文殿。
“這兩天,朕要出宮一趟,不在的日子,有什麼事情,你們互相商量,若是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寫信過來。”
李玄明淡淡道。
“陛下要去哪兒?”
獨孤信皺眉,“微臣願隨行保護陛下。”
緊跟著杜豐年,高聖元也紛紛附和。
還有武將,也是紛紛上前。
“陛下,俺老牛願意跟隨!”瀘州刺史,盧國公牛完說道。
“陛下,微臣願往。”兵部尚書,潞國公沙淨秋也出列。
李玄明擺擺手,他就知道會是這樣的情形。
他本不欲說,但他是一國之君,不能隨意隱瞞自己的行蹤,便說道:“渭南縣,有一個神醫興許能治繼業的腿疾,朕打算帶繼業去看看。“
“陛下,微臣”
“不用了,眼下朝中事務繁瑣,朕此時離京,也是無奈之舉,你們若跟朕走了,朝廷豈不亂了?”
李玄明打斷了獨孤信,隨即看向高聖元,杜豐年等人,“有什麼事,你們幾個商量著來,朕不日就回來!”
隨即,他拿出虎符,“傳朕命令,京畿道所有將士,保持戒備,加強巡邏!
全都進入戰時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