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正華說說笑笑。
眾院士卻無不感慨,甚至覺得一切都有些太不真實。六代機怎麼忽然就做出來了?咱們這水靈靈的就在開七代機的動員會了?
不真實。
一切都有些不真實。
馮教授看著坐在自己對麵的年輕人,更是情緒複雜。
“可現在我們已經做到了!”
“六代機完成了研發!”
“開始對七代機發出攻堅!”
“接下來,讓我們有請蘇晨同誌,為我們介紹七代機項目的具體情況!”
唰的一下,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蘇晨。
在眾人注視的目光下,蘇晨緩緩起身。
事實上,在最開始的時候,他便想過一個問題。
那就是能不能跳過七代機,直接開始搞八代機,甚至直接搞空天母艦打擊群組?
這無疑能節省海量的時間。
每一個科技的研發都需要資源與時間,能跳過的話自然是最好的。
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提升。
性價比拉滿。
為此蘇晨在係統中探索過。
一陣摸索之後,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做不到。
並不是缺所謂的積分點,亦或者要完成什麼特殊的限定任務,才能開啟下一項科技。
他的係統有所不同。
準確的說,那個係統是一個巨大的科技樹。
枝繁葉茂。
想要開啟八代機的技術,就必須完成七代機的製作。
一級級向上。
與死板的單一向上又有所不同。
飛機這條單一向上的科技路線上,又有許多旁類分支。
譬如製作七代機發動機的特種材料,亦是製作智能機甲的特種材料,再向上一級則是特種材料2,用來製作鋼鐵機甲的技術。
再向上便是特種材料3,可以用來製作阿斯塔特戰甲,這一技術亦是用來製作航空母艦的特殊技術之一。
是的。
一切都是互相有關聯的。
七代機的技術不僅僅隻是運用在七代機這一領域,亦是升級解鎖其他技術的條件之一。
蘇晨在做七代機,同時也是在做智能機甲、鋼鐵機甲與航空母艦。
技術是需要積累的。
六代機的成功給蘇晨帶來的收獲是巨大的。
隻要他願意,隨手做出一個機器狗根本不是什麼難事,完全看他想不想。
在昨晚對於七代機的摸索中,蘇晨得到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公式。
現在,他決定將這個公式分享出來。
來到看板旁,蘇晨在其上寫下‘時間’二字,而後轉身看向眾人。
“我們一直在追趕。”
“為什麼?”
蘇晨攤開雙手,“因為我們起步晚,因為我們缺時間。”
“隻要給我們足夠的時間,我相信以我們龍國的聰明才智,能做出任何所謂的高科技。”
“科技的領先,本質上其實就是時間的領先。”
對於這一定論,一眾院士皆是點頭讚同。
許多技術本質上不是龍國做不到,也不是我們生來就比彆人笨,而是起步太晚了,時間又太少了。
落後的領域又太多。
每個領域又都需要追趕。
往往很多領域都是花費短短幾年時間,便追上西方花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研究進度。
就這一成就,誰人敢言龍國不行?
“所以”
蘇晨看向眾人,“我們一定要快!”
“七代機務必在五個月內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