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淳已經趁著妙諦大師接住竹筷的空隙,越過了這少林方丈,撲入茅草屋中!
茅草屋的門戶被他隨身勁風蕩開。
這屋子裡麵的空間不小,內中的擺設卻很簡樸,就是角落中有一張桌子,一個水壺,幾雙筷子,幾個杯子。
彆的,連張床鋪都沒有,隻有四個蒲團,一字排開,其中三個蒲團上坐了人。
這三個老和尚不是麵朝門口坐著,而都是朝著西側的窗戶坐著,那扇窗開著,能看到窗外的一座石塔。
石塔離窗口估計也隻有三四步的距離。
曹正淳一闖進去,屋內的陳設剛在眼中映了一瞬,眼前驟然一暗。
對他來說,這一瞬間,就好像是整個屋子,整片塔林都暗了下來。
四麵八方的光線都被遮蓋,混亂的氣流充斥著雙耳,讓曹正淳耳朵裡除了狂吼的風聲以外,一點聽聲辨位的本事也發揮不出來。
視覺、聽覺同時受到影響,曹正淳低喝一聲,天罡童子功十成功力儘展。
“你們敢對本督主出手!”
其實這是一句廢話。
三個老和尚年紀不小,動手卻是果決的很,絕不會因為這句話而有半點遲疑。
但是曹正淳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吐出的氣,卻絕不是廢氣。
他吐氣開聲,內力在周身穴位之中釋放的時候,也借了這口中氣息噴吐的猛烈之勢。
短暫不及錯眼的一刻,一股球形的、藍汪汪的罡氣,就伴隨著一聲像是銅缸晃動的聲音,在他身體周圍猛然呈現,護住了全身。
周圍的黑暗壓了過來,就像是六堵鐵壁銅牆,四麵在周圍,兩麵在頭頂,狠狠的砸在了天罡氣罩之上。
轟!!!
天罡之氣受到雷霆萬鈞的打擊,劇烈震蕩,發出驚人的反震力道。
曹正淳周圍的黑暗被震的倒退,分為六個部分。
那是六片袖子。
三個老和尚的六片袖子。
這三個老和尚都是長眉長須,身材也差不多,不過他們特征鮮明,任何人隻要看過一眼,就不會把他們三個弄混。
第(2/3)頁
第(3/3)頁
因為三個老和尚之中,左邊一個,須眉全黑而且卷曲,中間一個須黑眉白,胡須垂落不卷,右邊一個,則須眉皆白。
這三個老和尚呈半月形站位退開的時候,剛才交手那一招的餘波也隨之散開。
凶猛的氣流從屋子裡麵爆發,把屋頂上衝出一個大洞,茅草亂飛,窗戶直接被衝擊撕掉,四麵牆上被打出了一個一個碗口大小的窟窿。
茅屋一角的桌子垮塌,桌腿全都折斷,桌麵一砸,水壺,水杯亂滾開來,水跡灑出。
茅屋一角的風鈴叮啷啷響個不停。
曹正淳嘴角溢出了一點血來,兩眼發亮,伸手豎了個大拇指:“好功夫。南少林的心意氣混元功,難怪要另稱少陽神功,果然不愧於神功之名。”
南少林的絕學,雖然不像嵩山少林一向標榜的七十二絕技那麼多,但也絕對不少,其中種種高明的外功內功,在江湖上,也是威名遠揚。
而心意氣混元功,是南少林絕學之中最特殊的一種。
這門武功在南少林和嵩山少林各有一版,都屬於入門者可以選修的內功之一。拜入少林寺的武僧,先學羅漢拳、韋陀掌,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學呼吸吐納術,就可以選練此功。
不過在嵩山少林,即使資質平平的人,練個七八年,也能將這門功夫練到大成,這時就需要轉修其他內功,而南少林則不同。
南少林的心意氣混元功,比嵩山少林保存的版本,多出數層境界,越往後練,越是淵深艱澀,如果是天資尋常的人,彆說七八年,就是苦苦練上七八十年,也未必能達到最高境界。
在南少林,這實在是一門可以從入門練到入土的神功。
所以為了顯示區彆,江湖中人又將南少林的這版心意氣混元功,稱作少陽神功。
“南無阿彌陀佛。”
那看起來最年輕的和尚單手豎在胸前,以少年音道:“從你的年紀來看,練功還不足一甲子,居然有這樣精純的功力,也真是難能可貴。”
中間的和尚以壯年音道:“但是你受俗世所累,日後必定難有進益了,何不遠離勾心鬥角的朝堂,覓地清修,也不枉這半生苦功。”
這幾個老和尚本來聽說東廠督主的身份,先對曹正淳存了幾分鄙夷之念,可是這一交手,心中立時大受震動。
他們三個一同出手,一開始各運了三成功力,後來察覺對方罡氣護體,手上自然加力,各自以七成的少陽神功運轉流雲鐵袖。
三人合力,搶攻出手,居然隻把這人打了一個微不足道的輕傷。
三名老僧這才深覺對方功力精純如一,苦修不易,同為習武之人,居然起了幾分惺惺相惜的念頭。
可是曹正淳並不領情。
他冷笑道:“隱居在山野之間,名不達於王侯,聲不傳於萬姓,苦修半生,苦修一生,又有什麼好處?那才是枉費了苦心。”
須發皆白的老和尚欣然道:“遠離塵煙處,見我本來心。以你的身份,也算是已經享儘了榮華富貴,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正是激流勇退,功成名就,拋下俗世,無憂無慮之時。”
三名老僧雙掌合十,其聲高遠,隱隱和著遠處鐘聲,近處風鈴,齊聲道。
“阿彌陀佛,放下貪嗔,無憂終生。”
茅屋微震,禪聲回蕩。
“放下貪嗔,無憂終生!!!”
“哼!”
曹正淳高喝一聲,也震動茅屋,蕩開腳下塵土,“說的好哇!”
他用有些尖銳的聲音笑道,“等本督主再享五十年真榮華,一定聽從三位神僧高訓,尋個地方,好好清靜清靜,安享晚年。”
說話的同時,曹正淳目掃六麵,眼神定在了三名僧人身後。
這茅屋裡麵,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異常的地方。
聯想到剛才這三個老和尚是麵朝窗外石塔,交手一招之後,三人又都退往那個方向。
說明那個方向上,才是他們真正要看住、守住的東西。
“三位,本督主再請指教。”
曹正淳雙臂一張,湛藍罡氣陡然擴展,將整座茅屋震得四分五裂。
“執迷不悟。”
三名僧人或怒目,或歎息,或肅然,一同出手。
妙諦大師注目於碎裂的茅屋。
在他身後,曹正淳曾藏身的那片林子的更深處。
鐵冠霜鬢的魁梧身影立於古樹下,麵上蒙了一塊玄色布巾,隨意負手,眸色深湛。
從頭到尾,無人察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