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那些執著於迷障之中的人,拋棄爭權奪利的苦海,享受信仰的純粹靜美,這才是我們傳播信仰的意義。”
唐介靈說這段話的時候,充滿著慈悲、神聖的氣質,以至於連他那張如岩石一般冷峻的瘦削臉龐,也能看出許多友善與親和。
他看著方雲漢的眼神仿佛在說,
——你!擁有更勝於大眾的力量,要來與我對抗的你!也隻是一個掙紮在迷障之中,等待著拯救的人。
“正確的理念,在短時間內或許會被人的貪欲所蒙蔽、壓倒。在十年、百年、甚至三五百年的光陰裡麵,你剛才的這段話都不算是錯。”
方雲漢對空桑教主的眼神完全無視,雖沒有否認他的這段話,卻又搖了搖頭,道,“但是,你們的理念,已經存在了四千多年啊!”
“在個人來說。有野心的年輕人,或許會在太平的時代向往亂世的存在,這種存在更多的機會與利益,但是當他們真正經曆了亂世,終究還是會向往原本的安寧。”
“以王朝來說。在在數代昏庸暴虐的君主、官製弊端的積累之後,或許還會有大量的人才、兵馬,被腐朽的皇帝與高官所控製。最先起義的人,往往很難成為最後的贏家,但是,終究會有更多的人走上起義的道路,使得推翻舊朝,成為一個時代的主流。”
語出如連珠的方雲漢,故意停頓了一下,但唐介靈似乎沒有第一時間找到反駁的說法。
於是,年輕人繼續向“長者”闡述。
他一手遙指東側,道,“就在十七裡之外,那是大齊如今的都城,而在我們這三千年的史冊之中。中土的皇朝,有十三朝都在那座城市定都。中土的文明,可以說是以那裡為象征,那也是中土第一部法典編纂的地方。”
“這三千年的時光裡,中土的皇朝,不乏有被異族欺淩的記錄。”
“擁有文字、法律,擁有更好的絲織技術,商貿體係,有更成熟的百官製度,有時卻被一些連自己的文字都沒有,存在種種野蠻習性的異族吊起來打。這似乎又是一種人的欲望,勝過了正確理念的例子。”
“然而,從我們的曆史之中,把這些異族分解開來看,就會發現。他們那每一個強盛的部族,在依靠野蠻強大起來之後,終究會學習中土的法律、模仿中土的文字、保留中土皇朝的製度基礎,任何英明的君主,都會做出這樣的抉擇。”
“一旦他們從前的習性越過了這種英明的決定,這些強盛起來的異族,就會被中土挫敗、同化。”
“這些,就是更正確的事、更正確的理念,在時間拉到足夠長之後,自然而然展現出來的吸引力。”
方雲漢哈哈笑道,“至於像你們這樣,無法自行吸引已經成長起來的人物,隻能從上而下的去蠱惑那些普通民眾。這種人代表的,往往不是正確,而是那些腐朽卻強大,又注定會被取締的“錯誤’。”
第(2/3)頁
第(3/3)頁
唐介靈終於找到一個反駁的機會:“我們傳教之時,從未用法術蠱惑民眾。”
“誰說隻有法術才能算蠱惑?”方雲漢哼了一聲,“用更廣泛的知識,有選擇性的去舉例、說明,利用看似正義、振奮、悲憫的言語,來給民眾營造出錯誤的認知,這難道就不叫蠱惑了嗎?”
空桑教主沉默了一會兒,垂下眼眸,眼底深處生出一絲不耐,沉聲道:“你說的這些都是從曆史中得出的結論,但如果,人真的能夠從曆史中,學到正確的知識,天下又豈會仍然陷在分合更迭,殺與被殺的循環。”
他雙掌分開,向前一步,咄咄逼人的說道,“上古萬年史冊,汝等三千年光陰,在旁人眼中是兩個時代,甚至是兩種文明,但在我所看到的,是根本沒有區彆的愚昧萬眾。”
“無論上古還是如今,沒有得到信仰的人,都是一樣的惡劣,一樣的滿身罪業,一樣的巧舌如簧。”
方雲漢寸步不讓,淡然道:“把你的神以外,一切的理念,都大加貶斥。以為隻有你的信仰才是信仰嗎?”
“我本來以為你是一個可以教化的人,想用今天這番話給你埋下一點啟發。”
方雲漢歎息一聲,“現在看來,你這樣的人,不配給予思辨,隻配被暴力來拘束。”
“你看,最後還是要打,與我最初的提議一樣,這又證明了我的一次正確。”
空桑教主拿著鏡子的那隻手一掌劈出。
“你說的這些,都是廢話!”
“是無題大師拉高了我對你們這類人的期待啊。”
方雲漢一掌封向鏡麵。
這麵鏡子,鏡麵銀白一片,而鏡框邊緣呈現淡淡的青銅色澤,鏡子背麵,則是一種深沉的暗青色,背麵還鑄著一個銅環,套在他右手的中指上。
小小的鏡子裡麵,一直包含著一種極其危險、廣大的氣息。
上回跟那個星鬥教老者、無題和尚的較量,已經讓方雲漢對天地之橋這個境界,抱有萬分審慎的態度。
何況當初他們兩個都是重傷破封未久,而現在的唐介靈看起來,傷勢可是一點都沒有殘留了。
所以方雲漢這一掌,直接動用了十陽聖火的力量。
純白色的光焰從他掌心中炸裂出來的時候,空氣中的每一點微塵,都像在發出劇烈的嚎叫,然後粉碎性的燃燒起來。
誰能料到,他這一掌剛打出去,手掌前方那純白色的光焰球體,就像是突然被千萬根鋼針刺穿了。
又像是驟然連接上了無法計數的隱形吸管。
龐大而爆裂的能量,在刹那間向無數個方向,被抽了個一乾二淨。
那麵鏡子與方雲漢力量驟減的手掌碰上,頓時傳出一道細微的骨裂聲。
唐介靈身體前傾,鏡子往前一送,方雲漢的身體,就不由自主的向後飄飛,又凝固在離地三米左右的半空之中。
千千萬萬根若有若無的線條,從視野的儘頭,從天雲的深處,從這座雲守峰之下蔓延出來。
虛線分割天空,網隔地麵,遍布於乾坤之間,一同束縛在方雲漢身上。
這是一種本來隻存在於概念中,並非實質存在的線條。
東西曰經,南北稱緯。
空桑教鎮派神功——《白帝經緯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