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天哭殿下的滿湖白骨暴露出來之前,獨孤劍聖,一直被認為是人間七大頂峰之中,對武學劍法的修行,最為瘋魔的一個。
出生於無雙城這樣的大門派,與獨孤劍聖同輩的子弟,往往都是少年成名,等到年滿弱冠之時,就一定能夠名震一方,至少該擔得起後起之秀的名頭。
然而,獨孤劍聖到三十歲之前,都沒有踏出無雙城一步。
這不是因為什麼其他的原因,比如說自身患有某種重病,或者是長輩的訓誡之類的,而單純是因為他練劍練得太專心,沒有要出門的想法。
百年之前的無雙城,僅有一套傳家的無雙劍法,可以稱得上是彆具一格。
但是,在神州布武之後,無雙城中,也收集到了許許多多千百年來失傳的絕學,其中不下於無雙劍法的殘章,就有兩百二十一門。
而在隨後的七十年裡麵,江湖動蕩,血腥廝殺,又以無數古代的神功絕學為養分,滋生了許許多多的新武學。
這二百餘門古劍法,另添了八十餘門新劍法,也不遜古人的風采。
若是一般的習武之人,受限於自身的資質,就算是有這麼多的絕學放在麵前,也往往隻能選取一兩種精練,能練到十幾種,就算是僥天之幸。
譬如劍宗那些長老團、第二刀皇、獨孤一方等等,他們的武功就是已經練到了自己天資的極限,如果沒有再碰到大的奇遇的話,就隻有靠水磨功夫,用幾十年的辛苦,來換取或有或無的一絲進步。
但像是獨孤劍聖這樣的人,本身就是資質太高,遠超過了百年之前的整座江湖所擁有的武學資源,能夠出生在這樣的時代,便可以說是莫大的幸事了。
三歲識劍,五歲握劍,三百多門古今以來皆可稱為一流的劍法,在他十九歲的那年,就被凝結為一招,取名為劍一。
那個時候,他的眼界已經提升到了完完全全的宗師水準,不但是劍道上的大宗師,更是武道上的超絕宗師。
於是,就在所有門人長輩期許著,以為他終於要仗劍出城,一鳴驚人的時候,他又開始涉及劍道以外的武學。
拳掌爪指,刀槍棍戟,斧鉞鉤叉,流星暗器,內功橫練,等等等等,在他眼中,全可以化作劍道的一部分。
這一練,便練到二十六歲。
他學儘了無雙城中收集到的所有武功,甚至連一些門人弟子在外遊曆的時候,僅是見過隻鱗片爪的武學,在他那裡,都可以推演出完整的篇章。
劍一,衍生到了劍十八。
那個時候,有無雙城全體的見識,都想象不出還有什麼武功,能夠超出獨孤劍聖的劍法範疇,他們甚至覺得,就算是把自己的骨血榨乾,把魂魄燃燒起來,窮儘所有,也無法照亮、看懂這個龐大的劍法領域的一角。
他們已經想不出獨孤劍聖不出城的理由了。
但這人還是沒出城。
他開始讀史書。
不是記載了各種武林秘聞的那種江湖秘史,而是從周朝以來的種種國勢正史、人物傳記。
浩如煙海的這類書籍,被他讀完,花了四年有餘。
直到獨孤劍聖三十歲,他首次悟出劍二十三,帶劍出城。
那一年,無道狂天終於下定決心,翻開了天哭經;
同一年,武無敵得到了釋迦牟尼頭骨,參悟到了舍利中的智慧光明;
也在那年,慕應雄出塞,單劍滅國,額頭鑲嵌一輪明鏡的僧人走到了泰山腳下……
無名從九空無界歸來,雄霸初創了天下會,奸險狡詐的絕之介改名絕無神,皇影斬斷了東瀛天照大神的配刀……
再看當下。
這一根白發飛去的時候,便承載了獨孤劍聖前三十年的人生。
練劍練武練氣功,讀詩讀文讀史冊的生涯。
不曾殺過任何一人的前三十載,不曾殺過任何對手的滅絕魔劍。
——滅天絕地劍二十三!
一切都仿佛在此凝固,唯有一根白發,穿過那些靜止的雪花,刺向方雲漢。
不,這一劍本來並不僅僅是刺向方雲漢,而是將武無敵也籠罩在劍勢之下。
然而,在第三隻眼張開的狀態中,武無敵周身隨時都有一層密藏空間的覆蓋,隻需要念頭一動,這層護體密藏,就會與此處已經凝固起來的自然空間,產生涇渭分明的隔閡。
神不知鬼不覺的,即可跳脫出白發劍勢籠罩的範圍。
“同樣的一招劍二十三,卻已經到了這種程度嗎?”
方雲漢心中轉過這樣的念頭。
漫畫原著之中的滅天絕地劍二十三,在獨孤劍聖元神出竅施展出來的時候,所凝固的空間,不過是天下會山巔的一小塊地方。
他的肉身位於登山的台階上,那裡的空間,甚至都不曾受到影響,連普通鐵匠家的女兒都能在那裡活動自如。
至於三百年前的中原劍聖皇甫劍,所領悟出來的滅天絕地一式,就更是弱小,隻不過是以劍氣塑造一個不到百丈的結界,來禁錮對手的行動,隻要事先把兵器拋出這個結界範圍,然後吸扯回來,就能從外而內的破招。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有幸生在這個時代的獨孤劍聖,僅憑著一根頭發,就已經超越了他之前的曆代中原劍聖,凝固十裡長空,漫天雪滯,萬眾噤聲。
“但在如今的我麵前,縱然是這樣的一劍,也確實隻能用來打招呼罷了。”
方雲漢心思一動,身邊凝固的空間,立刻像是有雲煙膨脹開來,純白色的十陽聖火,將封凍的空間灼烤扭曲。
他的身影,在這扭曲空間的映射之下,落入遠處群眾眼中的時候,仿佛刹那間化作一個瘦削瘋漲的怪誕巨人影像。
同樣在空間透鏡的作用下,顯得異常寬長嶙峋的手掌,輕輕一彈,膨脹的空間裡就射出一縷火光,與白發碰撞。
那一根發絲煙消雲散。
膨脹的空間則釋放出漫天熱風,在方雲漢的身影恢複正常的同時,將無窮白雪,儘吹成了溫熱的雨滴。
雨落雪融,焦土之上,泛起濃霧,忽然,大片的焦土卷動著磅礴的霧氣和雨水,離地而起,旋轉成轉。
這樣的中空圓輪,憑空滾動,接連被塑造出六個,每一個都有十丈左右,形成奇特的布局,飛空卷地,對著方雲漢籠罩過去。
如果透過這些圓輪中間的空洞,想要看到對麵的風景,所見到的,隻會是一片模糊、神秘的場域,有的無比神聖,有的貪婪自食,有的殺戮不休,有的愚昧汙穢……
每一個圓輪,都代表一種人生,一種極致的苦難。
即使是看起來最神聖安樂的一道圓輪,也不過是將最後終結、離散的痛苦,襯托得更加慘絕人寰。
而這六道圓輪,包括其中的每一點模糊影像變化,實際上都是由千千萬萬精粹的劍氣,換轉排列,穿梭不定的構建出來。
恢複少年麵貌的獨孤劍聖,還處在他之前所在的位置,橫劍在腰後,沒有任何進一步的動作。
但毫無預兆的第二劍,就在這種似我非我、不動而動的狀態下,凜然發出。
第(1/3)頁
第(2/3)頁
獨孤劍聖所掌握的第二種“劍二十三”,其名,六滅無我。
這一招劍法之中,蘊含著六道輪回,生老病死之中最為深刻的苦難,一經施展出來,除了針對人的肉身、神魂進行滅絕性的攻擊之外,更是會對人的“自我”概念,進行本質上的打擊。
以六道苦海,沉淪萬千,分割七情六欲,消磨智慧靈光,反複蹂躪思維,直到最後將“自我”的存在,永遠的抹除。
那時,即使有足夠強大的人,通過九空無界穿梭時光,回溯曆史,也無法找到被這一招殺死的人。
眼看著六道圓輪封閉六合,要把方雲漢吞沒於正中,忽然,圓輪旋轉推進的速度大為減緩,一個具有龐大質感的聲音,從內部轟擊出來,震動著六大劍輪之中,每一點微小的劍氣。
“總相隔這麼遠揮劍用刀,有什麼意思?”
“不妨到我近前來!!”
伴隨著這個聲音,處於方雲漢正麵的一道劍輪,發生劇烈的變形。
仿佛是一團印泥,被巨大的手掌,從內部按壓出來,形成一個正在彎曲抓握的掌印。
這個掌印修然狹長,五指如刀。
五個手指的尖端,各自爆發出強烈的紫色電光。
紫雷元氣,由雷電勾動大地元磁之力,向著遠方遙感共鳴,施加一個無色無質、急劇運轉的元磁力場。
獨孤劍聖所處的這片陸地,方圓百丈以內,都被這股力量給從大地之上撬動,翹曲起來,仿佛要化作飛天島嶼,破空而去。
不過,等四周的地麵全部翹曲到一定高度之後,獨孤劍聖腳下還是紋絲不動。
這直徑在三百米以上的一片草地,就好像變成了一片碩大的荷葉,獨孤劍聖所在的地方,猶如正是根莖所在,任由狂風暴雨,搖擺荷葉,動而不折。
他這裡,劍氣自發與元磁力量相互抗衡,一時間僵持難下,而在獨孤劍聖後方,卻在此時,傳來數不勝數、聲勢浩大的金鐵交鳴之聲。
這裡來觀戰的數十萬人,既然是江湖客,自然而然的大多數都會選擇攜帶自己的兵器,而此時,他們的兵器之中,但凡含有金鐵的成分,便全部被那股元磁力場所吸引,操控,脫鞘而去。
實實在在,數以萬計的刀、劍、鐵錘、長槍、暗器,猶如從人海之中,飛起的一團團銀白泛黑的雲朵,雜煙瘴氣,遮天蔽日,金鐵之聲,群山可聞。
然後,這所有的兵器、暗器,就全都向著“百丈荷葉”衝刷下去。
如果這一下打的實了,彆說是區區百丈之地,就算是萬丈之地,恐怕也要被打的像篩子一樣,滿目瘡痍,不忍卒睹。
武無敵早已退到一側觀戰,他是在場眾人之中,唯一能夠跟得上這兩個人交手節奏的人,也看得最為清晰。
這個時候,他便看到,在方雲漢那邊。
本來位於不同方位的其他五道劍輪,也被最早扭曲呈手掌形狀的那個劍輪,吸引過去。
五個圓輪凝縮不少,剛好點綴在五指之上。
原本被劍輪包圍的方雲漢身影,這下就突顯出來,他左手平舉,雙眼中已盛滿了電漿般的光彩,眼尾有兩道紫電,伴著黑發疾舞,閃爍不休,就站在這個巨大的掌印後方。
構成六道劍輪的精粹劍氣,都被源源不斷滲入其中的紫雷元氣同化。
什麼六道輪回的極致苦難、神秘氣息,在無窮無儘的雷霆意誌掃蕩之下,全化作一片剛正之氣,在方雲漢的驅使之下,源源不斷的加持到遠方的大地元磁力場之內。
經過剛才與武無敵的那一戰,方雲漢現在,對先天乾坤功之中,演變出來的“五嶽真靈”這一招,與紫雷刀法的結合,是越來越得心應手。
此刻他右手拿刀,心神意誌彌補成完全體,左掌出擊,實可謂是全力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