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踏入無界之門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空曠遼闊的黑暗。
黑暗之中,深邃而空無一物,腳下也沒有地麵的存在,但卻似乎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托舉著,使人體不至於下墜。
但再走幾步,那一股托舉身體的力量,就會產生莫測的變化,一路走過去,有時候腳下會出現遠超過體重的浮力,仿佛要使人體無止境的上升,有時候又會腳下一空,更多的時候,是有莫名的力量,仿佛要將人在平麵上,進行左右前後的挪移。
方雲漢身體周圍閃爍的紫色電光,逐漸形成球體,全方位的靈應而動,應對著這些突如其來的力量變化,穩定的一步步踏向這黑暗的深處。
無名雖然把千秋大劫的力量全部吸引到劍界之中,牽製住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那隻是牽製罷了,連鎮壓都算不上,更彆說是磨滅。
畢竟人世間仍在源源不斷的產生大劫之力,無名這些年來,嘗試過佛法引導、正氣對抗、以惡製惡等,不下於百十種方法之後,最後選擇效率最高的陰陽之道,引導大劫之力內鬥、虛耗,即使如此,也不過是讓大劫的力量,維持在一個不增不減的平衡狀態。
而方雲漢在這個世界,注定不可能停留太長的時間,假如也選擇與無名類似的方式,來處理大劫力量的話,即使他們二人合力,在剩餘時間之中,也最多隻能消磨掉一成左右。
所以兩人聊過之後,方雲漢就決定,要到九空無界中來走一走。
千秋大劫的根源,正是因為九空無界的存在,提升了萬物萬靈的宿世靈性,使他們身死魂滅之後,殘念仍然糾纏於天地山水之間,醞釀劫氣。
如果能夠弄明白九空無界是如何造成這個效果的,或許,就有了根除千秋大劫的方法。
沒過多久,黑暗的環境裡麵,開始滋生出無窮無儘的迷霧,遮連著所有的視野,包圍過來。
方雲漢手上電光旋動,形成一個小小的旋渦,試圖攝取一縷迷霧,分析一下這迷霧的成分,因為在這個環境之中,實際上並無空氣的存在,也沒有水氣,大霧是從何處成型、浮現出來,很值得商榷。
然而,他的紫雷元氣幾番攪動過去,雖然能使得那些霧氣生出波瀾,但隻要自身的心神意誌與那些大霧一產生接觸,霧氣就會憑空消失,像是從來沒有存在過,自然也無從分析。
方雲漢眉梢一動,不做過多的停留,繼續向前。
漸漸的,在黑暗與迷霧之外的,第三種景象展現出來,那是一片懸浮在迷霧之中的碩大鏡麵。
方雲漢透過鏡麵看去,竟然看到了不久之前,他自己與無名那一戰的場景。
九空無界之中,充斥著曆史的迷霧,而絕世強者的武道意誌,就等於是迷霧之中的明燈。
而且,行走在這個時空概念極其模糊的界域之中,一般武者對時間和空間的感受,也會大幅度的被削弱,很難察覺到自己到底已經經曆了多長時間。
在那些踏入無界之門後,再也沒能走出去的武者之中,有很多人都是遇到了同一種災難,就是,自己感官之中才過去三四個呼吸,但實際,已經過去好幾年的光陰,肉身衰敗,在剛察覺到饑餓的時候,就已經直接餓死。
但假如可以遇到這些與強者相關的曆史影像,在觀看之後,關於時間的感受,也會暫時恢複正常的水準,避免了很多荒誕卻恐怖的危險情況發生。
因此,但凡運氣夠好,能看到強者相關影像的,幾乎都可以活著走出無界之門。
不過,關於無名與方雲漢這一戰的記錄,在方雲漢施展出先天一斬的時候,所有的影像就驟然破碎,混入迷霧之中,不可再被觀測。
方雲漢若有所思,再度向前。
四周迷霧之中,讓他倍感熟悉的戰鬥場景,一次次的浮現,又全被不做停留的他甩在身後,自然隱去。
沒過多久,與他自己相關的那些影像,就追溯到了他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然後繼續向前,開始閃爍一些,關於天下七峰過去交集的場景。
“還是太慢了。”
方雲漢身體周圍縈繞流竄的紫色電光消去,有黑白二氣,振衣而出。
他的身影,仿佛化作一顆黑白交織的無聲隕星,在迷霧之中,妙合自然,柔舒空靈,以一種越來越飄渺,而又越來越快的行動方式,推進過去。
太虛之意,不像紫雷元氣那樣霸道狂烈,即使是方雲漢使出十成的神意奔向深處,也不必擔心這種最貼合自然的武道真意,會強行乾涉到過去的影像。
很快,他就在那些迷霧之中,看到了赤兔馬上,倒提青龍偃月刀的武聖身姿。
那一道驚豔千古,也令武聖悔恨畢生的刀光,喻示著方雲漢已經逆行了千年的光陰,開始越過東漢末年的時期,往更古老的時代前進。
可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九空無界的迷霧,變得濕重起來。
就好像是扳彎一根青竹的時候,壓得越彎,受到的抵抗力度就越大,當有不屬於這個界域的物體,開始向著真正的深層潛入的時候,九空無界自發性的,發出了抵抗的力量。
遍布著無窮空間的曆史迷霧,狂湧而來,黑白二色的光輝被迷霧覆蓋著,變得異常的模糊,幾近於泯滅。
方雲漢的身影,像是變成了一隻微渺的螢火蟲,速度越來越慢,逐漸展現出了用肉眼都能看得出來的劇烈損耗。
但他還是在向前,在這個廣闊的世界裡,進行一場近似於蚍蜉撼天的逆行。
‘九空無界雖然是因為一場巧合而成型,但是能夠越來越壯大,說明它的深層次之中,必定存有一套穩定循環的規則。’
‘這種反噬而來的抗拒力量,也是因規則而產生,那麼,如果能夠摸清這套運轉規律的疏密之處,就可以,以更小的力道,潛行於其中。’
方雲漢心中一個個想法升騰起來,互相碰撞,組合著,他身上的黑白二氣,開始向更多姿多彩的形態切換,演變過去,持續的與九空無界的反噬力量相接觸,摸索一種,最適合這種情況下的力量屬性。
太極,聖火,紫雷,元磁,山水,星鬥,金剛,神劍,天刀,飛鳥,明珠,風火雷水……
以《靈台方寸山》為根基,道還太虛,天日溟滄,兩大篇章都演變殆儘之後,方雲漢轉而嘗試在這個世界之中接觸到的,尚未純熟的一些力量特性。
北冥重生之氣,模仿雲星神力……
“嗯?”
方雲漢的力量屬性在這個狀態之中停留了一會兒,眼中思緒電轉,天哭經順勢而動,回憶著他曾經見過的聶風,把一種與雲星互補的力量推演出來。
風星之力。
“風雲雙星,那這不就是……摩訶無量?!”
看過風雲漫畫三部曲及風雲官方小說的方雲漢,隻記得這摩訶無量,是風雲二人前期的絕招,但沒過幾年,就給他們棄用。
這一招,最早是達摩祖師觀摩風雲雙星,開創出來的武功,似乎也沒有漫畫第三部後期的種種絕學那樣前途廣大。
倒是未曾料到,這種力量運轉的模式,竟如此適合在九空無界之中生存。
“也對,這個世界的女媧娘娘生活的時代,已經有九空無界的存在,足以獨力補天的強者,當然不會對這種神秘所在棄之不理,肯定是參悟過一段時間的。風雲雙星的力量本質,或許與九空無界,有極深的淵源……”
方雲漢施展出摩訶無量之後,周身一道道氣旋分分合合,曆史迷霧所帶來的壓力,竟削減到幾乎可以不計的程度。
他就在前進的過程中,按照壓力升降的趨勢,對摩訶無量的運轉,進行更細微的調整。
在這種調整過程中,他又有不少發現。
比如說這摩訶無量,演變到足夠高的程度之後,竟可大範圍的震動空間,就算是在現實世界施展出來,恐怕也足以影響到方圓百裡以上的空間。
第(1/3)頁
第(2/3)頁
不同於十陽聖火那樣,以極端的毀滅,使空間被灼烤的膨脹。也不是蕭太後的正邪雙極,虛空扭曲。
摩訶無量,對空間的影響,更像是鞭辟入裡之後,以無厚入有間,在順逆之中遊走、借力。
最後,那些分分合合的氣旋,在方雲漢身邊,形成了兩道渾渾融融,不辯色彩的深邃元氣。
就像是以他的軀乾為中軸,永恒繞行的雙星。
無論多麼廣袤洶湧的迷霧,靠近了這片區域之後,都會被分撥開來。
“這種程度,或可稱之為無極摩訶了。”
方雲漢眼神發亮,輕輕鬆鬆的向前。
那些迷霧之中所攜帶的曆史影像,已經來到了比春秋戰國更古老的時期。
周,商,夏,而後,五帝……
咚!!
玄異的振動,極其微弱的從極遠處傳來。
滔天卷空的磅礴大霧,不再僅僅針對方雲漢一個人,有一小部分分流,向著他後方衝刷過去。
浩浩迷霧,長不知其幾千裡也。
在時空模糊的界域之中,無法精確的瞄準這一股迷霧衝刷過去的長度,隻能說是非常遙遠的距離。
而在這段遙遠距離的彼端。
僧皇的身體,翻翻滾滾地砸了過來。
大須彌身姿筆挺的飄入九空無界。
鐘鼓禪唱之聲,在這奇特的世界裡麵,回蕩起來,僧皇平躺下去的身影,猛然腰一發力,直挺挺的站了起來。
他手上垂落下去的念珠,因這個動作之劇烈,而蕩來蕩去。
這一長串念珠的每一次擺動,都伴隨著大量佛光的釋放。
但不知道為什麼,這一次僧皇釋放出來的禪唱佛光,始終無法重新凝聚出四大菩薩的威儀,隻是散亂的在周邊虛空之中,形成層層金光波紋。
老和尚額頭上的鏡麵一閃,驚覺自己的腦海之中,多了許多無用的念頭。
那些東西,都絕對不會是他自己會產生的想法。
而與此同時,屬於他本身的武道記憶,似乎缺失了一部分。
就好像是巧奪天工、嘔心瀝血的一件浮雕,被人粗暴的刮掉了最精華的部分,根基雖然還在,但價值卻不知道低了多少。
“剛才那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