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菩薩麵色更見愁苦,一指遙點不退。
楊柳觀音靜靜頌念經文,仿佛全然不知身外之物,不在乎他們精心造就的這一道大神通,出現這樣無法解釋的變故。
似乎隻有阿難尊者在乎原因,所以也隻有他聽到了大滅靈童的回應。
“諸行無常,諸法緣起,佛陀真諦在於一心?大錯特錯。”
“心靈不過是虛假的表象,力,才是一切的根源。”
“冥古之際,誰見天地開辟?燧古之先,誰見群星成形?宇宙幽暗,誰見太虛廣闊?遠古無佛,誰立無上正果?”
連番的質問,接連轟擊到阿難尊者的心靈之中,拷打著他的佛心覺悟。
“萬物無心,天地自成。
一切心靈智慧,魂魄真靈,精神意誌,都不過是眾生強加於自身的癡迷虛妄。”
大滅靈童毫無掩蓋地闡述著大滅真言中的無上奧妙。
阿難尊者竟然好像從中看到了一種不遜於如來佛祖的大慈悲。
宇宙萬物,無心,無靈,無智,無識。隻有力,掌握著從無到有,推動著群星移轉,推動著幽暗開闊,推動著萬靈成形。
力,才是本源之道,一切正果的最初麵目,所有強調看重自性自靈的智慧覺悟,隻是在偏離著正途。
世間生靈越是思考,距離本源至理就越遙遠。
唯有大滅如來慈悲,憐憫萬族生靈,本來已經成就了無上本源,又不惜讓自身墮落,從無上本源之中,降落化生成一道令凡俗可見的表象,來開解世人,摒除心智,共參大道。
阿難尊者感受到了這種慈悲的時候,早已成就無漏無塵的大阿羅漢之身,居然滲出汗水,不由自主的問道:“無心,何來力之萌發?”
他剛問出這一句話來,就已經回想起了大滅靈童之前所說的。
群星幽暗,宇宙生成,何曾需要有心的存在?
難道,真的隻有“力”,才是萬物的本源,大道的真髓,心靈智慧,佛法覺悟從來都是偏門歧途嗎?
阿難尊者從沒有想象過,如來佛祖的佛法居然會遭受到這樣的質疑。
佛法的地位在他心中從來是不可動搖的,今日他居然不得不去懷疑起來。
“不,大滅也是佛法,佛法確實是無上之道。”
阿難尊者的心思轉過這一點的時候,陡然間覺得耳目一新,他突然聽到地藏王菩薩在咳血,聽到觀世音菩薩在歎息。
唯有大滅靈童微笑。
第(2/3)頁
第(3/3)頁
“善哉善哉,入我門來!”
啵!!!!
縱然這一道指地成鋼大神通,已經升華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終究還是在這一錯之中,被破解開來。
這道神通被破之時,並無多少動靜,隻是如同夢幻泡影。
泡影破碎,不朽的鋼就又變回了塵埃。
萬物重新流轉,地藏王菩薩被紫金缽一撞,飛出灰白寺廟,墜落塵埃。
地藏之血落在被蒙蔽本心的阿難尊者身上,使他取回一點靈明,才知自己犯下何等大錯,憤然出擊。
大滅靈童隻將紫金缽一翻,就將他砸入靈山地脈以下,陷地千丈。
就在周圍群峰微微震動之時。
山上的金色大雷音寺門戶旁邊,忽然崩裂一個漩渦,跳出一個嶽天恩來。
從他把那灰白寺廟扔回陽世之後,到現在尚未超過三個呼吸的時間。
原本由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開啟的那漩渦通道,在他剛把寺廟扔回去的時候,就無力維持,猛然閉合。
嶽天恩隻好自己設法琢磨了一下通幽世界的特異之處,打出通道,回到陽世。
他衣衫襤褸,周身血跡隱隱,正環顧四周,將視線投向了灰白寺廟,倏然身側一亮。
一道佛光已先於他的動作,從大雷音寺裡麵照射下去,將那灰白寺廟籠罩在其中。
灰白寺廟內部,大滅靈童手持紫金缽砸向觀世音菩薩之時,空中一道佛光照耀下來,灰白寺廟的穹頂竟然在這時候像是變得透明了一樣,沒辦法對這道光華做出半點阻礙。
一時間,佛光燦燦,淹沒了視野中的所有景象。
大滅靈童隻覺那原本極其沉重的紫金缽,在這佛光之中忽然輕了許多,待他有所應變,周身星光寥寥的幽暗星空張開,排斥掉了那股佛光之時。
隻見一尊金身佛影,從他手中奪過了紫金缽,翻手一掌推來。
大滅靈童連擋了兩掌,冷不防那紫金缽飄忽一撞,正中他胸口。
靈童渾身劇震,原本柔順垂落到腰間的烏發,被這一撞之力掀動起來,每根發絲尾端的黑水晶,似都多出了幾許裂紋。
而趁著這紫金缽一撞之時,那金身佛影雙掌合十,重重劈在了大滅靈童額頭之上。
佛影高大,但與佛影重疊的那道身影,猶如十四五歲的少年人。
正是玄奘。
正是世尊。
這是西天世尊之力甫繼承之後,傾儘全力的一擊。
更是借了方才那道指地成鋼大神通的餘韻,糅合了之前三尊大阿羅漢及紫金缽的攻伐。
借了之前嶽天恩貫穿三界,從陰世過通幽,砸回陽世的這一股大勢變化,也借了三十三年來諸佛菩薩與黑蓮互相消磨砥礪的成就。
縱然是如來佛祖重生,或許也要比這一擊遜色些微。
大滅靈童中了這一擊,魂飛魄散,神智泯滅,每一點念頭的殘餘,都被沉重無匹的佛光碾壓到虛無的程度。
靈童頭顱一垂,身軀也被金身佛影合掌的重劈壓的彎下。
他順勢雙手一抬,如同拱手,砸中了金身佛影腰間,將其撞飛出去。
金身佛影不穩,回歸玄奘體內。
玄奘落地之後,倒退兩步,一手撫在胸腹之間。
魂飛魄散,心念滅絕的大滅靈童,緩緩直起腰杆,扶正了斷折的頸骨,一首輕輕按在碎裂的額頭上。
“你……”
“我早已說過,汝等佛法謬矣!”
大滅靈童雙掌合十,額頭裂紋生輝,靈山國度,草木竹石之間,眾多細微處的金色經文,躍動著翻轉。
那深邃純淨的幽暗之色,從經文的背麵向正麵染去。
“心靈智慧,自性意識,都不過虛妄表象罷了。”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