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此好的進攻機會,‘安慕容’竟然沒有發力進攻,而是打回到他中場偏後場的地方,不是讓他很難接的一處落點。
蔣一寧大喜,右手猛然發力,落點大概控製在‘安慕容’左側空檔靠近夾角的底線,但是,蔣一寧忽略了‘安慕容’是左手球員的事實,這顆原本在他以為中可以搶占優勢的球,沒有如他所願進區。
“出界!15:0!”
難道對手是防守反擊型球員?被這一球誤導的蔣一寧接下來會跌破下巴。
第二球,安玥兮換發上旋發球。
因為還在試探對手實力的階段,她將旋轉控製在較少卻又不會被對手搶攻的範圍。
上旋為主,側旋為輔的旋轉發球,是發球第一利器。
蔣一寧看見球以一個明顯的,從上往下的弧形飛越過網時,手心裡驚出一堆冷汗,對手竟然連旋轉發球,這種高難度發球技術都會!
但這球看起飛行弧度並不太大,說明這球的旋轉沒有想象中強。稍微放下心的蔣一寧大退兩步,退出球場外才將球接住。
球夠到球拍上時,感覺到球拍沒有多少吃重力,蔣一寧更放心了。
雖然球拍吃重力不大讓他不好判斷來球的球種和速度,但也間接說明了對手的力量比不過自己,甚至很差。
意識到這一點的蔣一寧腰部猛然發力,將球重重打回‘安慕容’底線。
沒想到,如此重球,隻聽聲音就能判斷出這球極重的‘安慕容’,竟然早早地迎上前來,在球上升期後段的最高位,瞅準時機,揮拍……
蔣一寧隻覺那顆重球是被她輕易‘彈’回來的。
感受到拍麵極強的吃重力道,蔣一寧慨歎,果然,回球力道比之前他發力攻出去時還要沉重!被借力打力了!
借力打力對國內球員來說,也是一項極難掌握的網球技術,這項技術不僅考驗手感、眼力,還要考驗球員對來球的瞬間判斷力。
所有力道都被還回來,而且還加上了‘安慕容’的擊球力量,蔣一寧再回球,氣勢已大大弱下去,隨後被安玥兮輕易抓住漏洞,攔網抽球。
“30:0!”
隨後,安玥兮在保住自己發球局的同時,幾乎將對手蔣一寧大半的網球實力全部試探了出來。
第(1/3)頁
第(2/3)頁
----蔣一寧跟上一場的邵新航一樣,屬於借助身高的‘發球機器’,更加暴力型打法選手。
接下來是蔣一寧的發球局。
發球時,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拋球高度,但這高度與身高關係不大。
高個子發球,天生有優勢,因為發球點高,身體在跳起揮拍時儘力向上伸展身體的過程中能將所有力量彙聚到一起,在獲得最高擊球點後,直接化作發球進攻。
蔣一寧將球拋出了超過自身身高將近兩米的高度,再猛然跳起發力,全場球速最快的球產生了。
時速187公裡的發球,產生了這場比賽的第一顆ace。
接下來,蔣一寧如法炮製,利用ace球勉強保住了發球局。
再次輪到‘安慕容’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