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看到興複漢室的希望,亦是看到跟隨公子劉禪的前景必是一片光明。
原本還想再看看的臣子們,現在馬上開始在劉禪身上押注了。
從他平定南中開始,他們才真正的將劉禪看做是劉備的繼承人,而且還是唯一繼承人!
“公子冒險出兵,平定南中之亂,更是收服百萬蠻夷,使其移民實邊,功勞之大,鮮有人比,我大漢有公子,當真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主公之福也!”
董和手扶著白須,感歎一般的說道。
“不錯,公子率軍三千,卻能平定百萬蠻夷的南中之地,非古之大賢不可比擬!”
“實乃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
州牧府屬官、左將軍府屬官們一個個的彩虹屁,不要錢一般的朝劉禪拍了過來。
“諸公謬讚了。”
被人稱讚的感覺自然不錯,但劉禪自是沒有因此昏了頭。
才平定一個南中,這才哪到哪?
“公子何必自謙,似公子這般年紀,能平定四郡者,誰能為之?”
“不錯,便是古之甘羅,亦不如公子!”
“公子有龍氣,公子身負漢室之望也!”
...
看著馬匹拍個沒完,董和在這個時候適時的站了出來。
“罷了罷了,既然已經是拜見公子了,便各自散去了,今日的差事,可辦完了?”
“既是迎接公子,安有讓公子站在堂外的?”劉巴亦是上前應和。
董和與劉巴一發話,那些想要和劉禪攀交情,甚至是混個臉熟的官員們,也隻得是滿臉遺憾的散去。
“公子,請!”
董和笑著對劉禪比了一個請的手勢。
“請。”
劉禪被董和劉巴許靖等人迎至州牧府官署大堂中。
“公子請上座!”
董和再比了一個請的手勢。
劉禪聞言,也不推脫,直接走上去,坐在主位上去了。
這個位置他之前也坐過,但之前坐的感覺,和現在坐的感覺,又有不同。
之前他雖然為成都留守,但對於州牧府來說,卻像是一個過客一般,董和、劉巴、李恢這些人將他高高的供在上麵,隻當做一尊神像看待一般,整個州牧府對他其實是隱隱有些抗拒的,並未完全包容。
如今劉禪坐在這個位置上,卻是感受到了州牧府在不斷的接納他,迎合他。
看堂下的那些臣僚們,此刻眼中看待劉禪的眼神,已經不再是之前長輩看待晚輩的眼神,而是變成臣僚看待主君的眼神了。
這二者的差彆,不可同日而語。
“公子,這是這三個多月以來,蜀郡的吏政總表。”
劉巴管理蜀郡吏政,此刻將吏政總表遞到劉禪案牘之上。
將工作彙報給劉禪,自然是將劉禪當做主君看待了。
“公子,這是三個多月以來,蜀郡民政總表。”
許靖則是負責民政。此刻亦是將民政總表遞上來。
“公子,這是益州人事變動總表。”
李恢是功曹,負責人事工作,此刻亦是將人事變動總表遞到劉禪的案牘之上。
其餘臣僚,亦是將這三個多月的工作總結上交上來,等待劉禪審閱。
“公子,這是益州農事總表。”
“公子,這是益州防務總表。”
....
對於臣子的表態,劉禪自然心知肚明。
他先是拿起吏政總表,認真細致的觀看起來,許久之後才說道:“劉令君吏治事無巨細,處理相當老道,令君辛苦了。”
“為公子效命,何談辛苦?”
接著,他又拿起民政總表細細拜閱。
良久之後,劉禪看向許靖,笑著說道:“許公民政施用,恰到好處,悉以此法施行,蜀郡必會欣欣向榮,蒸蒸日上!許公夙興夜寐,禪敬服之!”
“份內之事,何談敬服?”許靖手擼著白須,雖是客氣,但聽到劉禪誇讚,這老臉就像是菊花開了一般,格外燦爛。
人事、農事、防務...
劉禪都一一拜閱,一一點評。
花了兩個多時辰,算是將他三個多月未在成都的功課都補回來了。
對於益州這三個多月來的變化,他也算是有初步的認識了。
“治理地方大不易,諸君辛苦了。”
看完這些總表,劉禪也算是知道治理一州之地的繁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