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僚在劉禪身後視之,心中不自覺的產生了這樣的念頭:此乃王者之相,少年天子氣象!
關銀屏身穿甲胄,侍立在後,美目亦是光彩連連。
“來了!”
不知誰輕叫了一聲,眾人的視線都被吸引在漢中至成都的官道上。
遠處,塵土漸起,一支蜿蜒而來的大軍,由開始的一個小黑點,逐漸在眾人眼中擴大。
遠遠的,便可見劉備身騎的盧寶馬,一身戎裝,身披明黃色披風大袍,袍子上繡有祥雲紋和龍鳳圖案,頭戴諸侯王冠冕,身材高大魁梧,麵容俊秀,雙眼深邃有神,行在大軍之首,便真如一位王者一般。
“兒臣拜見大王,大王千年!”
離近了,劉禪當即大禮拜見。
其後諸臣跟著行禮,山呼:“臣等拜見大王,大王千年!”
成都城外,守衛在側的士卒亦是跪伏在地,山呼道:
“我等拜見大王,大王千年!”
早就圍觀在側的成都百姓,見到凱旋而歸,儼然若神人的劉備,一個個亦是跪伏在地,山呼道:“草民拜見大王,大王千年!”
百人,千人,萬人齊呼,其聲勢浩大,真如山呼海嘯一般,便是成都城外十餘裡處,都能聽見此等聲響。
山呼之後,樂聲隨之而起。
以鐘鼓奏九夏之音,舞師跳六佾舞,即每行六人,共六行三十六人。
樂舞之下,劉備凱旋便更顯隆重了。
“諸君請起!”
劉備從的盧寶馬上一躍而下,他上前,輕輕拍了拍劉禪的後背,將他先扶起來,然後轉頭走向董和、劉巴、許靖等人。
“諸君為我守成都,供應糧秣,其功之重,不輸前線作戰的將士!”
接下來,便是讓人感佩的君臣和諧的場麵了。
劉備輕聲細語,眼眶濕紅,似乎下一秒就要掉眼淚了。
而成都群臣皆是感佩君恩,再拜有三。
“我兒。”
與群臣敘情之後,劉備將目光定格在劉禪身上。
“好!很好!”
他看著劉禪身著太子冠服的模樣,臉上的笑容是止不住的。
為人父母者,自是望子成龍的。
而劉禪這個兒子,給他的驚喜實在是太多了。
他常年征戰在外,即便是想要耳提麵命,親自教導劉禪,亦是沒有這個時間,好在他劉備的種,極是不凡!
“你在南中所做之事,為父已然知曉,運籌帷幄,頗為為父當年風範!”
看著劉禪,他便想到當年的自己。
他劉備奮鬥一生,為的是什麼?
匡扶漢室?
這當然有,但最樸素的,最簡單的,最接地氣的願望,還不是想要自己的血脈得以延續,在他百年之後,得享祭祀,讓他的後代,不至於走他那條艱辛之路?
如今...
他做到了。
他已經是漢中王了,是天下地位最高的幾個人之一了。
便是他的宿敵曹孟德,如今也比他好不了多少!
這天下,終究要是歸還於我劉氏之手!
“與父王在漢中拚殺,與曹孟德此等當世梟雄作戰,孩兒在南中,不過踏平蠻夷之地罷了,如何能夠與父王比擬?”
“我兒謙遜了。”
漢中與南中,各有難度。
曹孟德麾下精兵良將無數,但他劉備手下的精兵良將亦是不少,況還出現了夏侯淵送人頭之事。
太子率三千兵丁,便能收複南中四郡之地,難度絲毫不比他在漢中擊敗曹操來得少!
不過...
少年有謙遜之風,也未嘗不好。
“快來拜見諸位叔伯罷。”
劉備拉著劉禪,對著劉備身後的一乾文臣武將,一一拜見。
“禪拜見護軍將軍。”
法正形容精瘦,麵色蒼白,但他經過名醫診治,幾服藥對症下藥之下,身體已經好了不少了。
“殿下何須行此大禮?是我要感謝殿下的救命之恩罷了,若無殿下及時送上名醫,我怕已經埋骨漢中了。”
法正操勞過多,身體虛弱,加之沒有名醫診治,在前世直接是早衰而亡,如今有劉禪在,自是不能讓其身死。
他法正在劉備心中的含金量,可不比諸葛亮差!
萬一荊州還是按照原來故事發展,二爺敗走麥城而亡,有法正在,夷陵之敗或不會再有之!
“小子不敢居功,實是孝直叔吉人自有天相,我不過順勢而為罷了。”
對此,法正隻是對劉禪緩緩行了一禮,以示感激,然後把位置讓了出來。
“禪拜見軍師將軍!”
諸葛孔明還是一副羽扇綸巾的模樣,他輕輕一笑,雙手捧著羽扇,對劉禪亦是還了一禮。
“殿下無須多禮,有空與我共飲一杯,三個月平定南中四郡,我諸葛孔明可是要好好向殿下討教學習的。”
“先生謬讚了。”
與孔明商業互吹一番,後者亦是讓出位置。
“禪拜見都亭侯。”
“殿下何須多禮?”
馬超身高八尺,相貌雄壯,雙目有神,鼻如懸膽,頜下有贅肉,麵如冠玉,鬢似刀刻,唇若塗脂,聲若巨雷,威儀非凡,讓人不敢直視。他手執長槍,身披銀鎧,掛著虎頭掛牌,腰間懸著一把寶劍,一股威猛無比的猛將氣勢展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