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桓當即布置攻城任務。
攻城!
攻城!
打下公安!
江東大軍一波又一波的攻城,讓城上的潘濬倍感壓力。
他沒想到江東大軍會來得如此迅疾,攻城意願如此強烈,這準備的守城器具,居然第一日便消耗完了。
接下來,便是身體對身體,刀劍對刀劍的肉搏戰。
雙方的傷亡,在不斷的飆升著!
公安縣城,似乎岌岌可危起來了。
...
南陽。
築陽縣城。
劉禪在城內大宴麾下群臣。
今日不戰而降築陽,加之向寵、廖化在順陽、酈國方麵的好消息傳來,整個南陽,基本上都已經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有些城池雖然沒有駐軍,但是城中守將都已經獻上降表,殺掉了曹操派遣過去的官員,請求劉禪派遣官員前去治理地方。
有南陽士族的援手,整個人南陽的人口、軍隊、物力,都在劉禪的掌控之中了。
即便是經曆了大戰洗禮,但南陽作為天下第一大郡,這人口相比較益州來說,可以說得上是非常殷實的了。
若是給劉禪數年時間,經營南陽,便是供養十萬人大軍,僅憑南陽一地,他便能夠做得到!
可惜...
他現在最缺的,便是時間。
宴會到一半,門外便有人前來通稟消息。
“宜都太守孟達、副軍中郎將劉封已至城外。”
哦?
劉禪當即起身,他哈哈一笑,說道:“我兄長與子度已至,諸位與我共同出城相迎,何如?”
“我等領命!”
劉禪命令一下,堂中諸將群臣皆是起身,跟在劉禪身後,前去迎接劉封與孟達。
劉封乃是劉備養子,如今身份特殊,常常遭人冷落,被人冷眼相待。
孟達則是反複無常之人,曆史上背叛了蜀漢,使劉備丟了東三郡。
當然...
在曆史上下場不太好的兩個人,遇到他劉禪之後,這結局自然是要改寫了。
孟達為何會反?
那是心中不服!
劉備取漢中之後,命孟達攻房陵,孟達從秭歸翻香溪,沿粉水河穀下擊房陵,殺房陵太守蒯祺。
劉備私下擔心孟達難以獨自擔任,於是命劉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領孟達的軍隊,與孟達會合於上庸地。
當然,說是擔心孟達難以獨自擔任,無非是因為孟達是劉璋舊部,不得劉備信重而已。
不久前,上庸,西城的申耽,申儀望風而降。劉備奪取東三郡,孟達當記頭功,可惜他是劉璋的舊臣,隻好做劉封的副手,協助劉封管理東三郡。
這心中自然不忿了。
曆史上因拒絕關羽命令,言之上庸等地剛剛歸附而人心不穩,故不出兵,導致關羽身死,尤其是在好友兼靠山法正死後,孟達驚懼之下,便反到魏國去了。
這一世,因為劉禪的存在,法正好好的活著,關羽也不必請他們出兵,甚至因為劉禪與關羽在南陽威震天下的原因在,上庸之地百姓豪強很是順服。
如今他劉禪再去收心,孟達反複無常之名,便要在他劉禪手上終結了。
至於劉封,本來就沒有反意,將他的心理順,那便是一大助臂。
可為大將的人才,可不要因為政治上的事情,便埋沒了。
這也是劉禪帶領幕僚親自出城迎接的原因所在。
姿態做足來,讓他們感受到他劉禪的誠意!
真心換真心,這可是他劉公嗣的拿手好戲。
...
城外,劉封與孟達皆是下馬了。
二人看著築陽城門,心中皆是感慨。
“殿下當真有龍鳳之資,一來荊州,便取得如此進展,如今更是將整個南陽都打下來了,當真是英雄啊!”
他孟達佩服的人不多,很明顯,少年劉禪便是其中之一。
若是他換做劉禪的處境,可能在荊州取得如此成效?
孟達輕輕搖頭,在心裡便否認了自己,他根本做不到。
“是啊,主公當真生了個好兒子。”
在成都之時,劉封便已經想開了。
他與劉禪的差距太大了。
之前殿下攻伐南中四郡是如此,如今來到荊州不過月餘,取得的成效,便是曆史上的名將來了,也很難超得過殿下。
佩服!
劉封心中也隻剩下佩服了。
“便是不知道殿下召見我二人,可是有任命。”
東三郡已下,莫非是要攻伐關中?
劉封有此想,也並非無稽之談。
皆因東三郡的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東三郡整體上被秦嶺和大巴山阻斷,而且與關中、益州的交通也十分困難,甚至就連這三個郡之間也是群山阻隔,閉塞難行。
陸路雖然難行,但好在有水路支持。
漢江流域由漢中往東,經過石泉縣和紫陽縣,然後開始出現分流,形成南北走向。漢江的東邊是西城,之後又再次向東西方分流,安康盆地和襄樊盆地之間的這段漢江,在江南的支流堵水和築水則是南北走向,堵水和築水流域形成的山間穀地就是上庸郡和房陵郡。
正是因為有漢江河流的存在,走水路,東三郡往西邊可直達漢中洋縣;往東可直達南陽鄧縣,也就是襄陽附近。
也就是說,東三郡就是漢中與襄陽之間水上樞紐。
對於劉備集團而言,東三郡的戰略價值極高,尤其是在奪取襄樊之後。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種兩線作戰最重要的就是協同、溝通,絕不可能是各自為戰的單獨行動。
一旦從漢中和襄陽兩路同時起兵後,在漢中到襄陽之間,東三郡的漢江水路便可協調東西兩線,無論是傳遞軍情、協調指揮,還是投放兵員、輸送補給,都會十分方便。
有了聯動溝通,兩路伐魏大軍就不會出現顧首不顧尾的情況。
同時拿下了漢中、東三郡和襄樊地區,蜀漢的軍隊就可以通過漢江河流自由穿梭於荊、益之間。
如此一來就滿足了雙線北伐的前提條件。
一想到其中的可能性,便是孟達與劉封,心中亦是火熱起來了。
攻伐關中...
這建功立業的機會,便在眼前了。
兩人剛要入城,不想劉禪領著一乾文臣武將,快步走出城來了。
“哈哈哈!”
劉禪的身影才入兩人眼中,那一聲爽朗的笑聲,便是先傳過來了。
“兄長,子度,吾侯久矣,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是將二位盼來了。”
劉禪很是熱情的拉起兩人的手。
“殿下,末將何能得殿下如此恩重,實在是羞愧難當。”
劉禪熱情的態度,讓孟達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這種感覺,便是在舊主劉璋身上都從未有過,更彆說是在劉備身上了。
劉備對他,那是提防來得多,信任來得少。
而殿下對他,卻是真心換真心。
孟達感動得眼眶微紅,他一把年紀了,差點便要哭出來了。
“將軍立下大功,我豈是不知?”
劉禪一臉帶笑的看向孟達,說道:“你翻越崇山峻嶺,攻下房陵,此番攻占東三郡,你當居首功。”
“殿下...”
孟達心中感動,那埋在心中已久的委屈一時間湧上心頭,直接讓他淚目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啊!
劉禪拍了拍孟達的肩膀,再說道:“放心,你殺那太守蒯祺,我已經寫信與諸葛軍師了,陣前殺將,無有仇怨,你不必擔憂。”
這個蒯太守,就是諸葛亮的大姐夫。
蒯祺雖是劉表任命,此時已經歸附了曹操,孟達殺蒯祺,無可厚非,孔明心中豁達,再有劉禪書信作保,自然是為了讓孟達放心。
“殿下...”
聽劉禪此言,孟達心中更是感動了。
殿下當真是為我著想。
他殺蒯祺,心中確實有些慌亂,再加上空降了個劉封下來,便更讓他心中泛起驚恐的念頭了。
如今劉禪的這一番話,已經是將他心中的擔憂散去。
“殿下此恩,孟達必銘記在心,殿下凡有軍令,末將必然遵從!”
劉禪如此信重,他孟達還有什麼話要說?
隻有拚死效命了。
這樣的主公,這樣的殿下,我孟達願意為他效命!
“好好好!”
劉禪連說兩個好字,這才將目光轉到劉封身上。
“成都一彆,兄長憔悴了。”